2017-06-10

(怕你有牙漫畫) Everything is Teeth

以鯊魚襲人不時發生的澳洲Ballina為背景

小時常到澳洲渡假的英國女孩,回想對鯊魚的恐懼和無邊幻想

Everything is Teeth,很不錯的漫畫回憶錄


Evie Wyld(文) | Joe Sumner(圖)



延伸閱讀:
- 曾堯角落:Ballina / Byron Bay 小旅行
- 曾堯角落:內陸秋葉自駕游簡介及旅照

2017-06-06

我不是不愛潘金蓮 (笑)

昨天的臉貼:

今天首讀劉震雲,選了我不是潘金蓮。不知此書乃劉一貫風格,還是新嘗試。感覺像在讀故事書,節奏明快文字像說話,不太需要動腦筋,但故事生動有趣。 
改編電影應該很合適,況且據說銀幕上有冰冰姐大尺度。該棄書改看電影嗎?

關於電影那段當然只是開玩笑,而臉友也回應了:沒有“大尺度”,書遠比電影好。

另一臉友列出她過往讀過的劉震雲,我看了有點心虛,這些作品好像全都聽過啊,真的沒讀過?會不會老懵懂讀過完全忘了?於是去曾堯角落搜尋“劉震雲......

太震驚了,答案竟然是......


...... 只在2013年初提過劉震雲:

拿起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捱不過5頁放棄了。

LOL!原來我心深處,懷念著我不是潘金蓮!愛你,冰冰姐!

------------------------------

怎麼說呢?故事生動有趣,但一頁接著一頁這樣的詼諧,看到三分一就倦厭不支了。我讀書,希望得到的不止此。

中共滲透澳洲

澳洲公營傳媒ABC,極具公眾影響力的調查研究電視節目Four Corners,昨晚(2017-6-5)播出Power and Influence,講述中共如何通過各種渠道或明或暗滲透澳洲,增強政經影響,壓制反對聲音。

在輿論壓力下,澳洲總理Malcolm Turnbull下令查究來自中國的政治滲透/影響,包括政治捐獻的法例和申報


ABC Four Corners: Power and Influence

這是一項ABC跟Fairfax Media的共同長期調查研究,今集Four Corners只是綜論。下為刊登在Fairfax Media旗下媒體的詳細文字+視頻版。


Sydney Morning Herald: China's Operation Australia -
Part 1: The Party line | Part 2: Payments, power and our politicians
Part 3: The go-betweens


近期相關事件:

- 今年三月,行將退任的澳洲國防部秘書長公開表示,中國非常活躍地通過間諜及其它渠道,試圖取得不合理政治影響力
(ABC: Chinese spies 'very active' in Australia, departing defence secretary warns

- 同月,定居澳州,近年研究中國在澳洲華文媒體的政治干預的學者馮崇義,在中國被拘留並秘密問訊,經多方爭取後放人
(SBS: My ountry, my people 馮崇義專訪)
(BBC: 返抵澳大利亞 馮崇義:秘密問訊經歷「遠不算有趣」

- 去年,澳洲本土情報局ASIO首長,曾親自接觸多位澳洲政客,說明來自中國的政治捐獻,不少是來自跟中共黨政相關的公司和人物
(ABC: Domestic spy chief sounded alarm about donor links with China last year
(ABC: Sheri Yan, jailed for bribing UN official, was target of secret ASIO raid in 2015


------------------------------

在面對澳洲本土威脅的同時,澳洲對中國在亞洲,特別是南海一帶的行為,態度漸轉強硬。總理Malcolm Turnbull近日在香格里拉對話中發表毫不含糊的批評,跟過往有明顯分別。

大家都知道,澳洲基本外交國策,是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同時致力融入亞洲,故對中國的態度向來審慎。就南海爭議,外交部長較常批評中國,但在國家元首層面則比較低調。這次批評,來自那位不論在黨內黨外均處劣勢模棱兩可政令不行的總理Turnbull,更是出乎意料。

2017-06-05

武力解決

不少人說,一篇討論六四武力解決是否唯一歷史選擇的分析新文,持平理性(儘管結論未必跟你堅持的一樣),值得一讀。

但,但,但,你看文章的開頭,就知道此人的理念是什麼料子:

應該說,在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案中,使用武力都是代價最高的。但未必是錯誤的。比如中華民族都期待兩岸和平統一,但假如和平統一無望,武力統一雖然成本很大,但卻是正確的選擇。對於八九事件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持平理性個屁!作者雖告訴大家,武力鎮壓代價最高,各方面都是受害者,可武力是當年最終且唯一可行之法。不過,不要讓作者騙到你,你看他對武力統一所謂中華民族的看法就知道,他對統治者使用武力解決問題(甚至不過是解決提問題倡異議的人民)的態度,是何等輕率支持,何等視之理所當然。

2017-06-04

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可如今我們卻要面對這麼多的阻難﹕明明中國政府覺得自己當年幹得好,但它現在卻連一個數字都不敢提; ... 明明有那麼多人曾經熱血沸騰涕淚縱橫,今天他們卻有口難言,甚至主動修改自己的記憶。看,為了銷毀和掩理六四的記憶,他們要費多大的勁。為了這個記憶;港式的犬儒主義被調動了,「唯策略論」主導的歷史虛無主義也出場了;他們甚至不惜自毀長城,要我們否定自己當年至為單純的愛國赤誠,換上 ... 金錢愛國論(它的邏輯是誰讓我發財我就愛誰)。所以記憶六四已經不再只是記憶的事了,它還是一連串的抗爭與對決。它對抗言論空間的縮窄,與出入境的管制,它還要對抗一連串違背理性的思考方式與一系列否定道德共識的價值主張。在這個意義上,記住或者遺忘六四,還真成了一個大是大非的抉擇。 
我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 以前有人叫我們「放下歷史包袱向前看」會使我們憤怒莫名,現在這種論調卻早已見怪不怪。也許有一天,還會有更多個陳一諤、呂智偉和曾蔭權出來鼓吹那種虛無犬儒的價值觀;也許有一天,六四不只不得「平反」,甚至根本灰飛煙滅于時光的垃圾場中;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會變成大多數人眼中的瘋狂先知,並且一個個老去,一個個凋零,所有記得六四的全都整代人整代人地消失。即使到了那一天,再也不是為了起到什麼實際作用,而是單單因為這個記憶本身就是道德的,我們香港人,我們這群記憶的守護者也還將如此記住,直至最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