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試玩Medium

試玩Medium:35年前初登黃山 (附:2002年再訪)

因為不是在Medium直接寫文貼圖,只是將一篇曾堯角落舊文輸入/Import,輕度改寫,對Medium的生產流程尚待探索,暫時未能有實質評論。

- (原文)曾堯角落:30年前初訪黃山 (附:2002重登黃山)

不過,跟Blogger相比,最顯眼的分別是Medium的圖片擺放功能似乎有限。

另,可能因為是輸入/Import舊文,Medium刊登時註明寫作日期為2013-1-4(而非刊登日期2018-4-29),且(似乎)不能更改。至於為何是1月4日,而非曾堯角落原文的發表日(2013-4-26),不得而知。


------------------------------

剛又在Medium轉發了一篇曾堯角落舊文,這次不用輸入/Import,只連文帶圖Copy&Paste,很簡易,效果也一樣,但文章發表日期是即日,不是Blogger原文發表日。成功!

- Medium:新潟福井古早味炸豬排飯大比拼
- 曾堯角落:新潟福井炸豬排飯大比拼

遲些可能會在Medium試寫一篇原文,學習文和圖的編輯功能


------------------------------

上邊我說相比Blogger,Medium的貼圖功能有限。

很快就明白自己的說法,不太正確,所以不太公道。問題出在,我是網絡老餅,評價網上事物多少受自己的網史影響。

新世紀前,不論寫網頁或部落格,都要懂得一點html才行。現在,一切簡易化,大部分文圖指令,都能按icon依指示完成。

Blogger在網誌界,也是老餅,所以至今還保留寫作時可選compose mode(類似Medium,Facebook或其他簡易化網上寫作工具),或html mode(即要靠寫html指令完成)。

我用的是html mode,老餅而麻煩,但一旦學會了,也有大好處,因為一切指令更從心所欲。

譬如貼圖,Medium基本上提供一行一圖,也可以兩圖三圖,但亦僅此而已。

用Blogger的html mode,貼圖的可能性大得多。即使是簡單的一行一圖或多圖,每圖的大小可以自訂。另外,可以左文右圖(或相反),也可以將一張直圖配一二甚至三張橫圖組成一個長方形圖框。hlml/css功力越高的(我算是幼稚園級),文和圖擺放的可能性越多!

- (關於如何以簡單html貼圖排版,參看)曾堯角落:笨方法貼圖排版

可能是一隻羽化失敗的蝴蝶

打理花園除雜草時,望見草叢中有隻小小的(指頭般大小),漂亮(藍色)但又長相奇特(翅膀的形狀怪怪)的蝴蝶,趕忙拿相機拍攝。

但牠躲在草叢深處,背對著我,拍不到正面,且又一動不動,拍攝極有難度。最後還是驚動了牠,牠半飛半跳的移到更裡面的位置。



上傳到臉書後,朋友說可能是一隻羽化失敗的蝴蝶,生存機會不大。哀。

2018-04-28

閒話Ben Chow

跟我年歲相若的香港仔,小時候一定拿過一個“純屬虛構現實必無”的中英文名字在同學間淫笑打鬧。

不過,閒讀芯片新聞,原來真有人叫周斌/Ben Chow!

凱橋資本(Canyon Bridge)曾因宣佈收購美國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而聞名業內,但這一交易沒能完成,且基金創始人周斌現在也面臨牢獄之災。 
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發佈消息:周斌(Benjamin Chow)在籌劃上述收購時參與了內幕交易,紐約陪審團裁決他有罪......


(之前也有一位叫周濱的貴公子惹官非,但據知他不叫Ben)

(香港叫Ben Chow的沒一千也有幾百,但從未聽聞有連中文名字也配合的)

(不懂香港話的,可能不明白我在上面寫了什麼,建議讀讀王德威為馬家輝港史小說龍頭鳳尾寫的序就會明白。讀序的標題和開首那句就夠了)

2018-04-26

新加坡2G領導群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改組內閣,幾位未來總理熱門人選獲更多職務,鍛鍊身手。

但外間評論認為,幾年來李顯龍遲疑未決,誰將是真命天子仍難料。

這也難怪。雖然坊間常有一種說法,謂李顯龍下屆大選再次毫無懸念地勝出後退下來,接力的會是這群4G(第四代)領導人。

但其實,4G這稱謂言過其實。

新加坡只是在經歷第一次,對,第一次,從可堪栽培的官員中,挑選繼任人。

之前,不過是光耀執意傳子顯龍,並找個作棟過場。

所以,未來新加坡領導(非常可能是不管誰當總理無人能獨大的集體領導群),說是2G,也無不可。

一切都是嶄新的。

2018-04-25

從修昔底德陷阱看中國過早宣示崛起爭霸

美中貿易戰,“戰”味越來越濃,又再令我想到“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這個粗淺但有趣的國際關係分析框架。

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簡化地說,就是現任霸主面對新大國的崛起與挑戰,感到一山不能藏二虎,最終難免一“戰”。

若機械地以“修昔底德陷阱”分析美中關係,那麼大家可能會問一個我提出過但得不到滿意答案的問題:中國作為崛起新大國,是否過早露鋒芒顯霸氣,提早令現任霸主美國感到威脅並反擊?

一般而言,新大國面對現任霸主,在國力未逮,一“戰”會吃虧之時,都會選擇韜光養晦。中國作為崛起新大國,沉不住氣,鋒芒外露,大概是2008以後的事。那年,西方陷入極嚴峻的金融危機,連年高速增長的中國則在舉辦奧運後自信滿滿。當然,這也跟現任霸主美國,當時的領導人Obama,特別紳士(在實力政治派眼中近乎懦弱),特別強調包容性的國際秩序有關。

事後孔明,這大環境當年似乎為中國自視也被視為新霸主提供最有利條件,但結果卻極有可能令中國行了大錯著。而錯著的主要因素,是Trump這隻瘋狂,不按牌理出牌的黑天鵝,擊敗Clinton,入主白宮。

嚴厲制裁中興,非由Trump啟動,醞釀多年,朝野支持,可見美國對華不滿,非今日之事。但可以想像,若當日一如所料,Clinton上場,她的對華態度雖或比Obama強硬,但總體格局不會改變。如果說中國國力外強中乾,美國何嘗不是?兩敗俱重傷的貿易戰,Clinton不會貿然行動,Trump這政治瘋人(madman)卻會!

對於中國過早宣示崛起爭霸,最終可能會吃大虧的說法,大家怎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