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5

澳洲為何頻頻換總理?

你已知道,澳洲又因“黨內政變”,換了總理,且已是近年的第n次,非常頻繁。

其實,澳洲“黨內政變更換總理”,向有發生,只是近年頻繁了而已。為何如此,是制度性原因發生了結構轉變?暫時未有定論。

先說制度性原因。澳洲大選,簡單而言,國民不是直接選總理,而是選選區代表,獲得較多選區代表的政黨執政,而執政黨內推舉的領袖擔任總理。故大選是幾年一次,但政黨更換領導,導致更換總理,可以天天發生。

此外,澳洲政府理論上三年一任(以國際標準計非常短),故三年一次大選,但不一定,執政黨可提早大選。提早的原因,可能是利用執政黨當時在民意上的優勢(即估計優勢已達高峰未必能持續),或避免民意劣勢加劇。因此,澳洲政黨可說是永恆地在準備大選,非常在意民意即時走向,對總理的壓力超大,亦令總理人選變得很多變。

這些都是制度性原因,向來如此。但什麼令近年黨內政變更頻繁發生?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全球趨勢,理念越來越極端,即使在執政黨內,也經常出現不可調和只能“流血”收場的路線鬥爭。另,近年一個普遍現象,是黨內鬥爭敗北者選擇留任議員,處心積累計劃復仇,意圖東山再起。

幾年前工黨黨內鬥爭,基本上可歸結於性格(行事作風)衝突。新近的保守聯盟政變,則是黨內極右派欲移除中間路線總理,而且得到極右媒體在外推波助瀾。結果中間路線總理敗北下台,但極右派也沒有勝出,而是由支持原總理但理念較右的下屬冷手執了那個熱煎堆。

2018-08-03

紅眉火尾雀 (Red-browed Finch) 的「V眉」

雀鳥界常會以眼上方的特徵命名,那天在O'Reilly's Rainforest拍到的,常見的紅眉火尾雀 (Red-browed Finch)即為一例。


那天頗幸運,他(資料說公的紅眉火尾雀身體偏藍色)走到我坐的凳子附近,讓我拍下另一張比較少見,從上往下的角度:他的「眉」,一直延伸到整個頭部,且跟紅色的嘴像連成一線,形成一個「V字」。




------------------------------



6月初冬往O'Reilly's Rainforest一天遊的全部照片

2018-07-25

美中經濟戰 難言誰勝負

看看川普政府雖可輕易將中興置死卻忽然改為監管經營,又急忙為農業提供120億美元臨時補助就可知道,說美國在目前以關稅為主的美中經濟戰佔盡上風,中國無力反擊必敗無疑,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美中經濟戰不管是那邊出招那邊接招還擊,都是俱傷行為。若有所謂勝敗,不過是看那邊先挺不下去,改變策略或讓步求和。

中國方面是共產黨鐵腕操控整個國家,理論上能不受制約地長久挺下去,直到爆發政權無法應付的大危機為止。中國經改先行,政改滯後近年甚至大幅倒退,制度性矛盾叢生,對外又盲目自信不可一世,本來就危機四伏,但預言“支爆”談何容易。

至於美國,川普的選民/政治支持度長盛不衰,但經濟那邊未必如此,大規模且長久的經濟戰,一則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二則財閥會向政府施壓(中興就是例子,殺中興連帶好些美國大企業都會受牽連)。還有,不要忘記,美國正四處開火,要應付的不單中國。

如今是川普(不管對中國對盟友對北韓對伊朗)一貫風格,開局口頭上雷霆萬鈞,甚至威脅對所有中國出口調高關稅,中國則低調還擊準備作持久戰。敢斷言誰勝誰敗(即那邊危機先爆發)的,都是在吹牛。

2018-07-13

世界杯決賽前夕寫兩句克羅地亞


這照片是2006年6月初在克羅地亞(Croatia)旅遊名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拍的。

那時,克羅地亞獨立了不過15年,離擺脫塞爾維亞(Serbia)炮火轟擊也只是10年多一點,彈痕尤新。當地人很喜歡跟你談塞爾維亞人的惡行,還指點不同建築物的累累彈痕讓你有真實感受。

不過,我去的都是旅遊城市/景點,若說能體察民間苦難那是自欺欺人,況且克羅地亞本來就是南斯拉夫(Yugoslavia)瓦解前較富裕較西方的地區,故所到之處,欣欣向榮,不太容易看到深刻的戰爭創傷。

值得一提的是,逗留杜布羅夫尼克期間,去了趟黑山(Montenegro)一天遊。那天正好是黑山共和國正式獨立(2006年6月3日)的第3天,入境一切如常從簡,無須任何其他證件。不過,跟杜布羅夫尼克相比,黑山貧窮得多,東歐共產味道濃厚,外國旅客到訪對他們來說尚是新事物。

(黑山這個名字為西方大眾所知,主要是通過同年上映的占士邦電影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據知片中--我沒看電影--有在黑山發生的好些情節。不過,說是“黑山”,電影實景其實全在捷克某小鎮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