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澳洲“黨內政變更換總理”,向有發生,只是近年頻繁了而已。為何如此,是制度性原因發生了結構轉變?暫時未有定論。
先說制度性原因。澳洲大選,簡單而言,國民不是直接選總理,而是選選區代表,獲得較多選區代表的政黨執政,而執政黨內推舉的領袖擔任總理。故大選是幾年一次,但政黨更換領導,導致更換總理,可以天天發生。
此外,澳洲政府理論上三年一任(以國際標準計非常短),故三年一次大選,但不一定,執政黨可提早大選。提早的原因,可能是利用執政黨當時在民意上的優勢(即估計優勢已達高峰未必能持續),或避免民意劣勢加劇。因此,澳洲政黨可說是永恆地在準備大選,非常在意民意即時走向,對總理的壓力超大,亦令總理人選變得很多變。
這些都是制度性原因,向來如此。但什麼令近年黨內政變更頻繁發生?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全球趨勢,理念越來越極端,即使在執政黨內,也經常出現不可調和只能“流血”收場的路線鬥爭。另,近年一個普遍現象,是黨內鬥爭敗北者選擇留任議員,處心積累計劃復仇,意圖東山再起。
幾年前工黨黨內鬥爭,基本上可歸結於性格(行事作風)衝突。新近的保守聯盟政變,則是黨內極右派欲移除中間路線總理,而且得到極右媒體在外推波助瀾。結果中間路線總理敗北下台,但極右派也沒有勝出,而是由支持原總理但理念較右的下屬冷手執了那個熱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