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31

2012 曾堯角落文章點擊排行榜

全年最高點擊文章:
1. 談Jetstar(捷星)航空
2. 移除 Smart HDD 病毒
3. 淺談 Cinque Terre / 五漁村
4. 舌尖上的中國
5. 利用 Flipboard 在大陸上 Facebook

全年最高點擊2012文章:
1. 移除 Smart HDD 病毒
2. 舌尖上的中國
3. 利用 Flipboard 在大陸上 Facebook
4. 蔣勳「丟大了」事件:學術研究是條漫長寂寞的路途

開博以來最高點擊文章:
1. 談Jetstar(捷星)航空
2. 淺談 Cinque Terre / 五漁村
3. 移除 Smart HDD 病毒
4. 張愛玲"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的書寫過程
5. 蔣勳細說寒食帖
6.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全年登入本網最常用搜尋字詞:
1. smart hdd / smart hdd 病毒
2. cinque terre / 五漁村
3. 舌尖上的中國
4. jetstar

開博以來登入本網最常用搜尋字詞:
1. jetstar / 捷星航空
2. cinque terre / 五漁村
3. joetsang / 曾堯
4. smart hdd / smart hdd 病毒

2012好片好書

幾年前大腿肌肉費解地受創,不能久坐沙發(後又費解地復原),費解地,忽然對電影失去興趣。

今年11月底,觀影欲費解地回歸,到年底看了30多部。全年計,接近半百。

好片:
- Amour (Amour 愛 老 病 死
- Another Earth (另一個地球另一個我
- Café de Flore (Café de Flore
- 熔爐 (熔爐內,吶喊無聲

爛片:
- Love Is All You Need (好導演拍大爛片


(2013-1-11補加:我沒在本網誌寫過Young Adult的觀後感,只在臉書頁簡單寫了這麼兩句:「昨夜看Young Adult。導過Thank You for Smoking,Juno和Up in the Air的Jason Reitman,今回失手了。」看到網友Stannum把它評為去年10大好片之一,於是留言跟他交換看法。)

--------------------

今年讀書收穫豐足,尤以小說為甚。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是重大發現!

好書:
- 格非 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 (曾堯角落格非標籤文章
- 章詒和 劉氏女 (章詒和 劉氏女
- Julian Barnes, The Sense of an Ending (從 The Sense of an Ending 想到家庭悲劇回憶錄
- Ludovic Debeurme, Lucille (無懼青春殘酷 牽手遠走天涯

重讀好書:
- 蔣韻 隱秘盛開
- 宮本輝 錦繡

(網友問,為何有年度爛片但無爛書?其實,世上爛片爛書,多不勝數,只不過在挑選閱讀和觀影的過程中,已把大部分爛片爛書剔除。另外,遇著爛片,忍受一兩小時不太難。遇著爛書,大多會看不下去,且不作讀書記錄,到年底完全忘掉了。

我選Love Is All You Need為年度爛片,主要原因是沒有想過這麼好的導演竟拍出這麼爛的片子。若以同一準則衡量,董橋的橄欖香勉強入圍。從前的董橋我非常欣賞也很敬佩,但不再看董遺老的書已有10年以上。這次因是首度出版短篇小說集,忍不住拿來看看。勉強讀了兩篇認輸了。此外,讀前很有期望結果失望的還包括刀爾登的七日談,徐皓峰的道士下山,和Philip Roth的The Dying Animal)

【小說】 Thomas Darwin傳記:物件繁殖進化論

我不愛讀自傳/傳記,偶爾讀的也是“側傳”居多。

達爾文(Charles Darwin)相關的傳記,我只讀過兩本。其一是Randal Keynes的Darwin, His Daughter & Human Evolution。書正寫10歲病死的達爾文二女Anne的短促一生,側寫達爾文的家庭和研究生活。除Anne以外,書也特別著墨達爾文夫人Emma。

另外一本,就是我要在此介紹,Harry Karlinsky寫的The Evolution of Inanimate Objects: The Life and Collected Works of Thomas Darwin (1857-1879)。

- 宣傳短片 | Karlinsky網頁

從書名到宣傳短片介紹,這書似乎毫無趣味。實則不然。

關於達爾文排行第11的幼子Thomas,流傳下來的資料甚少,只知道他22歲時,在加拿大旅遊途中,染病逝世。

作者Karlinsky是一位加拿大精神病學家,在研究該國的London Asylum精神病院時,偶然發現Thomas Darwin的住院記錄。原來Thomas在1857年6月乘船到加拿大後,隨即因鬧事可能危害他人而被送進精神病院,4個月後染肺病死亡。

至於Thomas何以精神出現問題,這跟他的刀刀叉叉研究興趣大有關係。正在Cambridge就讀的他曾寫了一篇文章,投稿Nature雜誌,題為Hybrid Artefects and Their Rol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Inanimate Objects。編輯看後吃驚,不僅論點問題不少,作者的精神可能也出了問題,於是寫信給他那大名鼎鼎的父親Charles Darwin商量如何處理。最終文章不被接納,對Thomas來說乃一大打擊, ...

為免影響大家的讀書樂趣,在此不再披露書中內容。只能夠說,Thomas Darwin的研究興趣,概而括之,乃是物件繁殖進化論。

- Google Books試閱




2012-12-28

【2012聖誕】 六角水龍陣

俗稱澳洲水龍(Australian Water Dragon)的棕長鬣蜥,在布里斯本市河溪附近,隨處可見。

我對它們的起居習慣不甚了解,不過,它們似乎愛在大熱天爬到空曠地曬太陽。小的,比較機靈,有人走近,多會快速躲藏,大的,不知是膽大還是遲鈍,對來人不大理會。

大的 | 小的

聖誕前夕,我們到市中心的Roma Street Parkland散步。水泥地上烈日底下,到處都是大小水龍,莫非它們跟我們一樣,準備歡度佳節?

到了某園區入口,更讓我們目睹前所未見的景象:六條水龍擺出完美的角形陣勢,不知是準備迎賓還是拒敵!


幸好兩者皆非。當我們踏進門口,六條大漢四散(還是“六散”?)!

【2012聖誕】 企滿企鵝

彭博社:中國紅色貴族

繼紐約時報幾篇關於溫家寶家族如何“累積”財富的調查報導後,彭博社又來一篇,詳述中國紅色貴族發跡史和關係圖。

Bloomberg: Heirs of Mao’s Comrades Rise as New Capitalist Nobility

- 譯文:毛澤東的戰友們的後代成為資本主義新貴

彭博新聞社追蹤了八老的直系子孫和配偶,共103人的財富,揭示中國精英如何從國家的繁榮中獲利豐厚

- 原文附Mapping China’s Red Nobility (中國紅色貴族互動關係圖)

2012-12-27

另一個地球另一個我


另一個地球另一個我--Another Earth借科幻題材,講述一個關於懺悔與救贖的故事。新人導演超低成本製作大電影。

預告片


讓我給你講個故事


另一個我

前天本已預選了今年看過的三大佳片,誰知昨晚殺出個程咬金。Amour和熔爐的位置不會動搖,但第三位呢?是Cafe de Flore,還是這部Another Earth?傷腦筋。

2012-12-23

銀+1婚紀念

今天大鄉里進城小住兩晚靜度銀+1婚紀念及聖誕

龍紋身女孩 I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龍紋身女孩,Stieg Larsson的原著未讀(太座讀了但不特別欣賞),瑞典版和荷里活版電影未看,偏讓我遇上令我動心的漫畫版。

漫畫版三部曲預計以每部兩冊出版。我從圖書館借來的僅是剛出版的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上冊,下冊明年5月才會面世。

總體而言,故事推演有條有理,畫功細緻出色(雖然我覺得比較原始粗豪的畫風可能更合適)。

漫畫看完以後,終於有機會看兩個版本的電影。我的影癡網友Yoco極不推薦David Fincher的荷里活版,但我最後選擇聖誕前先看此版本,待佳節過後才一口氣看瑞典版全三部曲吧。

漫畫的30秒電視廣告片

Fincher是荷里活實力派導演,之前三部作品分別為Social Network,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和Zodiac。由他來拍本片,理應合適。

看罷,覺得除了受惠於原著塑造了龍紋身女孩這麼一個獨特的人物外,整體評價,電影只是一部中等水平的thriller。電影長度雖超過2.5小時,還是覺得故事太複雜太匆忙未能完滿處理。由於瑞典版也是一部超長片,看來問題出在,要把原著濃縮為電影,頗有難度。另外,電影從開場到解開Harriet死亡之謎那部分還可以,過後就非常荷里活,亦草草了事。

雖然還未看瑞典版,但北歐thriller電影看得多,一看就知荷里活版,跟漫畫版一樣,有個相對弱點:不夠原始粗獷。主角方面,我對Daniel Craig素無好感,他也不適合片中角色。演龍紋身女孩Lisbeth Salander那位,我覺得還可以,但不及漫畫。當然,這種人物本來就適合以漫畫演繹。

要打平均分的話,個人認為5/10吧。Harriet謎團解開前6-7分,之後3分。作為David Fincher作品,可算不及格。

2012-12-22

老派電影之必要

昨天末日不死兼冬至佳節,本不該看熔爐/無聲吶喊這種傷感絕望電影。

在此,介紹兩部好人好事又好看的新拍老派法國電影,讓你暫時逃離那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現實世界。

1. Daniel Auteuil, The Well-Digger's Daughter/La Fille du Puisatie

演而優的Daniel Auteuil,初次執導,即藝高人膽大地選了法國1940年經典倫理片The Well-Digger's Daughter重拍。故事非常簡單,窮家女跟富家子一見鍾情,最終排除萬難結合。電影的真正主角,乃是由Auteuil自演的窮家女之父。


The Well-Digger's Daughter本是Marcel Pagnol的傑作。80年代中,Daniel Auteuil曾演過兩部根據Pagnol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Jean de Florette和Manon des Sources)。這次Auteuil向大師/舊時代致敬,大受歡迎,決定再接再厲,重拍Pagnol的Marius/Fanny/César三部曲。

2. Jean Becker, My Afternoons with Margueritte/La Tête en Friche

Gérard Depardieu是個無學歷無事業,過著簡單生活的單身漢。一天,他在公園認識了古稀老人Margueritte(電影好像沒有交代歲數,但演她的Gisèle Casadesus當時已90多)。在她引領下,大字不認得幾個的他艱難而快樂地走上閱讀之路。


電影,簡單老派。男主角是個中老年人,女的更已踏進風燭殘年。講的,是寂寞人之間的友誼,和認字讀書的喜悅。

2012-12-21

餐具! (原標題:餐具的杯具)

東方網:「東西少,又難吃,光改餐具有什麼用? 」只因在微博上抱怨了一句,一名空姐竟被航空公司解僱。她曾向高層發郵件申辯,提出自己的微博只有219個粉絲,也不是實名認證,內容既無評論也沒轉發,並無實質影響,她得到的答覆則是「這是業內行規」。

依我看,空姐理應被炒,因為有理由相信她根本是在批評十八大後政局。 :-)

但從空姐的角度看,這可算是餐具引發的杯具。

--------------------

臉友想到我應該想到但沒有想到的,指出把這說成是餐具引發的杯具(悲劇),其實並不聰明,因為這根本就是餐具引發的餐具(慘劇)。

熔爐內,吶喊無聲

熔爐/無聲吶喊,讓我相信,電影仍可為揭露黑暗伸張公義盡其不容低估的力量。

預告片


全片

電影改編自孔枝泳的《熔爐》。

二○○九年,孔枝泳在無意間得知光州聾啞學校性侵事件,更愕於「犯下性侵學生惡行的教師竟然能夠回到學校繼續教書」,於是她訪談相關學生與教師,寫下《熔爐》這個「99%的人如何受1%的人欺負」的故事。人權團體為此案抗爭長達六、七年卻無具體成效之際,孔枝泳這部作品一舉點燃人心的怒火,震撼韓國社會。二○一一年,改編電影經韓國兩大電視臺大幅報導(KBS電視臺以「加速的熔爐法」為題,MBC電視臺的新聞則指出「一部電影正將韓國社會變為『憤怒的熔爐』」)後,更促使政府修正性侵防治法——新法甚至有「熔爐法」之稱!

(熔爐/無聲吶喊,跟Amour一樣,都是今年看過的超級好片,但也同樣地,令人隨著劇情感到傷感絕望)

2012-12-19

樹洞稀客

家前面叢林的一棵大樹,有個又大又圓的樹洞,平日吸引不少雀鳥,尤其是大白Cockatoos,到訪玩耍。

今早看樹洞一眼(下圖中央位置),奇怪!


樹洞好像被甚麼東西堵塞了,怎會如此?

再看清楚,原來是稀客貓頭鷹到訪。不知它會不會把樹洞據為己有。


我的傻瓜機變焦度不高,只能把拍下的照片局部放大。貓頭鷹模糊不清,見諒.

(2012-12-20跟進:中午過後,貓頭鷹仍在)

(2012-12-28跟進:貓頭鷹可能已成為樹洞的長期住客。它對我也可能有點好奇,當我走近樹身近距離拍照時,它明顯地伸頭下望)



2012-12-17

Contagion 非典電影

今晚的飯後娛樂:Soderbergh導演,群星拱照Contagion。

Contagion是一部非典電影
故事靈感來自2003年在香港爆發的非典/SARS大感染
一如以往,Soderbergh企圖在荷里活主流邊緣炮製非典型作品
摒棄了賣弄死亡與無序,電影卻又稍嫌平淡欠張力,只能是一部非經典作品


遙想非典當年,在Blogspot上建構的本網誌新開張,第一篇正式文字(2003-3-30)談的正是疾病與恐懼的傳染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疾病傳染得快,恐懼傳染得更快。五百人染上非典型的疾病,五百萬人染上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

【Euro12 歐遊】 遊輪初體驗:寫於再體驗前

直至今年中,我未坐過遊輪,也不覺得會喜歡,但又不介意嘗試一次證實。因緣際會,旅行社告知8月底一個13晚的東地中海航程有空房且價錢不錯,結果編排了一個前半遊輪後半自助的Euro12歐遊。

何以「不覺得會喜歡」?說來話長:

- 我是自助派,從不參加旅行團。遊輪雖兼具兩者特色,個人認為較接近旅行團
- 遊輪始終給我享樂/奢華之感(雖然漸漸平民化),不合我的旅遊需求
- 船上formal nights穿禮服用餐,自有人喜歡,我絕不。這還不算輕便行李中硬塞禮服的麻煩
- 不喜歡困在船上,也不太享受船上設施/娛樂
- 岸上觀光,每個地方匆匆半天,跟我平素的旅遊形式很不一樣
- ... ... ... ...

那何以「但又不介意嘗試一次證實」?很簡單,Why not?試一次,不喜歡,沒下一次。就那麼簡單。

--------------------

遊輪初體驗評價:(我)喜歡/(太座)很喜歡

雖然預計不喜歡的,結果不出所料,但享受十足之處也多例如,從船上看日出日落滿月繁星,或是駛進停泊點時的景觀,為其他旅遊方式所無(遊輪清晨駛進馬爾他首都Valletta | 從遊輪居高觀賞威尼斯)。我們的結論是,只要安排/選擇得宜,兼備住宿交通娛樂功能的遊輪不失為一種特色旅遊方式。

所謂安排/選擇得宜:

- 好遊輪公司好船(不論設施服務飲食,新船Celebrity Silhouette真的非常滿意)
- 泊岸點未到過或不介意重遊且又是只玩幾小時也無妨(我未到過的希臘,其首都和幾個小島,都適合遊輪觀光。幾個意大利泊岸點雖已到過,但不難找到消磨半天的好地方)
- 海上航行日數少(這次行程只兩天)

--------------------

問題是,這次遊輪初體驗如此美好,除了選擇得宜,運氣也是不可忽略因素。例如,整個航程,除了氣溫較熱,天氣好得無可挑剔。

若來個再體驗的話,能有第一次那麼美好嗎。我懷疑。最基本的問題是,遊輪行程,吸引我的不多。除了Alaska,Scandinavia,和西地中海,其他的我都不太滿意。

澳紐太平洋又如何?

這真真是個大難題。今年國際遊輪公司大力開拓澳紐太平洋市場,紛紛派遣又新又大的遊輪到來,價錢不貴,又免去坐長途飛機登船的費用,我們的確有點心動。

不過,澳紐太平洋航程弱點很多:觀光點多已到過幾次,且海上航行日子太多(我最怕留在船上)。

每次出現good deal,心動一番後,還是否決。

最終意志不夠堅定,旅遊癮發作難忍,訂購了一月底從紐西蘭Auckland出發,澳洲Sydney結束的14晚航程,坐的是Diamond Princess。

且看遊輪再體驗,會不會應驗那句:Never as good as the first time?

2012-12-15

Amour 愛 老 病 死



Michael Haneke新作Amour,無須多作介紹,我也不打算這樣做。

電影描畫Georges不離不棄照顧愛侶Anne,從老到病到死。Anne的死,電影開頭已基本交待(其實大可不必),順著劇情走觀眾也可猜得七七八八。

導演的功力,在於讓淡靜緩慢發展的劇情,牽引觀眾一步步走向必然發生,無可逆轉的悲劇結局。

對於我這已感到老之將至的人來說,Amour無疑是叫人坐著看自己懼怕會發生的未來,在眼前預演!

徹骨之悲涼

2012-12-14

董陽孜「臺北車站」題字非書法佳品

董陽孜書寫台北車站 年底換新裝:台鐵陸續為台北車站「整形」,去年改建的台北車站大廳,多了董陽孜筆下的「台北車站」4字墨寶,成為站內新亮點,近期這個亮點將以更大規模、更亮眼的設計,座落在台北車站外牆。

台鐵找來建築師馮月中設計造型,董陽孜書寫字體,計畫更換台北車站外牆的「台北車站」4個大字,配合夜間照明呈現台北車站的全新風貌。


即將展示在臺北車站外牆的董陽孜行楷題字,在網上看得到的所有文章中,無一不讚。

我 不 同 意

個人認為,「臺北車站」四字不算書法佳品,「車站」兩字寫得尤其不理想。

「臺北車站」四字如屬名人題字,可以收貨,但出自名書法家手筆,就大有值得批評之處。不管對董陽孜近年藝術取向贊同與否,我想大家不會否認,董是根基深厚的書法家。因此,「車站」兩字的筆力軟弱和結構失衡,令我感到意外和失望。坦白說,「車」字幾乎盡是敗筆,最明顯的是那長橫和長豎。

何以至此?我只是書法欣賞者,沒資格提供權威答案。董今年才70歲,「臺北車站」是她的近作,即使因隨著年歲功力減退,估計不應太嚴重。是她的「大字」寫壞了嗎?經細想後,覺得恐怕跟尺寸無直接關係,因為這並非她慣常的書藝創作,只需以正常尺寸書寫即可。

反倒是,她近年憑超大尺寸書藝揚威,講求的是空間美動態美氣勢美,漸漸放棄了字的辨識/傳訊功能。偏偏「臺北車站」四字,因其實際用途,要求能夠清楚辨識,每個字要寫得大小相近四平八穩,空間動態氣勢全屬次要。


相關閱讀:
- 曾堯角落:網上資源--董陽孜

--------------------

(2013-5-29補加) 現場近觀,還是堅持己見:董陽孜「臺北車站」題字非書法佳品!




(放大置於車站外牆工程看來即將完成)

2012-12-12

V煞現身!

天大發現!

法國新舊總統交接,V煞現身!



原來她就是V煞 Anonymous!


----------

我對法國政治動態/八卦興趣不大。之所以會讀一篇關於Valerie Trierweiler的文章(Valerie Trierweiler: affairs of state),純因在The Gurdian Weekly上此文的一張附圖(網絡版無)。一看,大吃一驚,V煞現身! :-)

還是言歸正傳吧。前些時,經濟學人雜誌“Ma the Bumbler”標題讓大家興高采烈地學術了一會:bumbler等同笨蛋?猶豫不決?大智若愚?

這篇文章,也是關於一位總統,他也有一位強勢女伴,文章也用“bumbling”來形容總統:

(法國新任總統)Hollande a bumbling nincompoop。

Bumbling這字,經博學之士七嘴八舌,雖無定論但也有一定掌握。至於nincompoop,媽媽咪啊,不知從哪來的怪字。翻查一下,原來解作a foolish or stupid person,即笨蛋也。那bumbling nincompoop,是笨笨蛋的意思嗎?

所以,在一片爭議聲中經濟學人為bumbler提供的字解似乎有點道理:一個猶豫不決,進退失據的人。A bumbling nincompoop,就是猶豫不決進退失據的笨蛋。

看來,馬總統在國際笨蛋領袖榜上,排名仍不算最高。這是可堪告慰的。

--------------------

(2012-12-15補加: 臉友告知,央視破天荒播放《V字別動隊》 網友盛讚直呼逆天。嘿嘿,V煞來了!)

2012-12-10

莫言思想層次低俗

(2012-12-11:原文說莫言「品格」低俗,下筆時已覺「品格」兩字太重,可當時想不出更妥貼字眼。經考慮後,覺得「思想層次」低俗較接近本人本意)


關於莫言,除剛宣布得獎時在臉書開了他一個玩笑外,我一直不參與關於他的討論。除了因為未讀過他的作品外,我也堅持不應把諾貝爾文學獎捧得太高,也不應對一個文學獎得獎人在政治態度上過份要求。

不過,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答問,令我失望極了。

主持人問:「你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有很多中國作家關在監獄裡,你對這個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

這是一條必然被問的問題,亦應該早有準備如何應對。莫言回答:

我得了文學獎,我想是因為我的文學品質比較高,所以得了文學獎。有很多的中國作家關在監獄裡,這個我沒聽說過。而且我想每個人進監獄,其中都有很複雜的原因,我在沒有瞭解清楚之前,我不能隨便地發表言論。

說到這裡,勉強還可以接受,雖然「有很多的中國作家關在監獄裡,這個我沒聽說過」這話,已接近外交部發言人那種睜眼說大話的程度,不說比較好。可他意猶未盡,還加上:

我們不要認為只要是作家,就是一個高尚的人。我知道有一個寫了很多詩歌的人曾經把他的朋友給殺掉了。我也認識一個作家朋友,他偷過好幾次錢包。如果這樣的人進了監獄,我有什麼辦法?

我相信這段並非事前準備,而是莫言臨場發揮。這位說書人思想層次低俗,於此徹底暴露人前。

Fados 欣賞法度

(先旨聲明,我愛聽葡萄牙怨曲Fado,但對它的認識在幼兒班水平以下)


(對Fado認識不深的,推薦一口氣看完以後,跟著A Reference Guide for
Understanding Carlos Saura's "Fados"
逐段重溫)


Carlos Saura的Fados,個別段落看得多,昨晚終於從頭到尾愉快地看畢。我看的版本只有西班牙文字幕,但不打緊,全片只歌舞彈奏,無對白,而聽非中英文歌,不懂歌詞,於我乃平常事。

西班牙導演Carlos Saura,拍過多部燴炙人口的Flamenco電影。繼Tango後,今回再次跨界(藝界+國界),拍Fado。或許跟他從外人角度看葡萄牙國寶藝術有關,這部電影的著眼點不在傳統Fado,而在它的多元文化歷史源頭和當代發展。

我這只懂看熱鬧的外行人頗欣賞,講究門道/法度的內行人或許未必接受。果不其然,Fado Today的版主對此片的批評異常尖酸,貶之為A high-class cultural hijacking,甚至認為,如果說Fados是關於Fado的電影,那麼Austin Powers就是國際特務活動的行動手冊了。

在我看來,傳統派Fado愛好者有時比較執着,難以接受電影對Fado的寬鬆定位,不論是其Afro-Arabic-Brazilian源流或從其他現代音樂吸收養分。再者,他們或許也很不習慣Saura慣用的,以空曠場地配合半透明布幕/投影幕/鏡子的簡約演出/拍攝風格。

無論如何,各有各口味。我喜歡這電影,而從各方評論看,正面的遠比負面的多。


相關閱讀:
- Examiner.com: Carlos Saura's "Fados" Is an Enchanting Intuitive Musical History
- I Have My Intentionalities: Carlos Saura's Fados
- 陳黎:里斯本Fado
- 曾堯角落:汪洋與烈焰的文化交會
- 曾堯角落:Dulce Pontes

我聽Fado,從Dulce Pontes開始。Pontes唱流行曲出身,後改攻Fado,是Fado復興一員大將。但她的音樂興趣廣泛,樂於探索。到今天,一般被視為World Music/新派Fado歌手。

2012-12-08

下單購書:蔣韻,格非,妹尾河童

好久沒在PCHome全球購物下單購書。其實應該說,好久沒購書才對。

今天全因蔣韻行走的年代,下單買了四套書:

- 蔣韻 行走的年代
- 格非 春盡江南
- 妹尾河童 少年H(上/下)
- 法隆寺 + 桂離宮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已讀過兩次,買春盡江南純為留個紀念。

中文小說,本來就讀得不多,讀了也都不大喜歡,成惡循環。幸好近期遇上江南三部曲,一讀再讀。想想,上一次非常滿意的中文小說閱讀經驗,是那一部?翻查網誌,應該是蔣韻的隱祕盛開

可惜,老人癡呆,故事徹底忘掉。唯有重讀--仍然感動得老淚縱橫!

- 蔣韻 隱祕盛開 (新浪讀書全本連載)

這個故事,其實,與死亡有關。

也可以說,與愛情有關。

所以,它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開始,比如,2004年早春的巴黎;比如,1969年嚴寒的呂梁山區,故事中的人物朝我們走來時,你無一例外地都可以從她們身上發現某些共同的東西,那就是,讓人疼痛至死卻不能放棄的愛意。

- 關於蔣韻作品的母題:

游牧之城:凍梨裡有甜的太陽--關於《行走的年代》


跟[行走的年代]一起買回來的,還有短篇小說集《妹妹上花樓》,lulu讀了之後說,明明還有其他的選擇,爲什麽主人公們都執意要走上最難走的那條路。

每個作家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反覆表達的母題,理性的言語可以給出諸多的分析,卻無法解釋每個作家熱愛它們的原因。“母題”源於一個創作者審美觀最核心的部份,永遠在精神的深處規則或者不規則地律動,就像心臟。

仔細想想,《隱秘盛開》、《櫟樹的囚徒》,包括這《行走的年代》,似乎也都存在著lulu提出的那個問題。我想,這或許就是蔣韻老師的母題吧:有些人的身上,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東西,或許,那是堅貞的狂熱,是屬於聖徒的品質,他們註定是要赴湯蹈火和獻身的。為愛,為信仰,或者,為罪業。

不知跟電影版(降旗康男執導)將於2013年上畫有否關係,遠流最近推出妹尾河童的自傳小說少年H的新譯本。勉強算是妹尾河童迷的我,這次見是新譯且有隨書贈品忍不住下單買來看個究竟。

End of the World News II

Anybody still remember this novel, The End of the World News, by Anthony Burgess? I read it years ago. Now I have totally forgotten the story line or whether it was a good read. But I still remember why I bought and read it.

Because I am a sucker for novels with Sigmund Freud as a character!

- JTBlog: Novels in which Freud appears as a major character
- JTBlog: Flat and convolu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

The dying Freud hustled out of Vienna into exile. A Broadway musical on the subject of Trotsky in New York. The last throes of the planet Earth in AD 2000. These are all items on The End of the World News.

2012-12-07

End of the World News

WORLD NEWS:

Tonight, Prime Minister Julia Gillard Addresses Australian People on the End of the World.


THIS IS THE END OF THE WORLD NEWS. THANKS FOR WATCHING. TAKE CARE.

2012-12-05

2012-12-4 天空圓環 之 謎團解開

昨天貼了一篇題為2012-12-4 天空圓環的網誌“文”,內容只有4張照片,無文字解說。照片重貼在此:






話說昨日大熱,最高溫度達38C。午後約6時半,看見上空出現幾個“圓環”,趕忙用相機拍下。拍的時候,圓環還在形成,所以知道乃由飛機噴出,見視頻:


當時心想,這種“圓環”,應該來自飛行表演吧。至於何以在昨天熱得爆炸的情況下舉行飛行表演,又是何種表演節目,沒有深究,故而有那篇沒頭沒腦的純貼圖。

哈哈,我這科學盲今天看新聞,才知道真相。所以說,謎團解開!

- Aircraft holding patterns visible when weather change shows jet contrails (Courier Mail, 2012-12-5)

- Contrails paint the Brisbane skyline (ABC, 2012-12-5)

原來,昨天那個無風無雲仍然酷熱的黃昏,兩部客機在一萬多米高空盤旋,等候降落。這,並不罕見。但當飛機引擎噴出來又熱又濕的空氣,巧遇當時又冷又乾的高空,於是形成久久不散,圓環狀的蒸氣尾巴(contr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