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9

小巫見大巫

下圖據說是一條位於北韓的幹道。寬寬的公路,只見一部汽車和一部橫越的腳踏車。



不過,我想談論的不是由此可見北韓的貧困/好大喜功/充撐場面,而是一條大街究竟可以有多寬。

圖中的公路,寬度我想接近20條車道吧,在我來說,算得上寬闊之極了。不過,若跟古長安的朱雀大街比的話,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據王才強的《唐長安的數碼重建/A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Tang Chang'an》,連接皇城朱雀門與城南大門明德門,長達5千米的朱雀大街(又稱天街),“寬約150-155m,相當於今天的42車道公路”!此外,其他的5條大街,寬度也都在120-134m之間。那可是距今千多年前的“馬路”的狀況啊!人要橫越的話,不知有多困難和要花多少時間?

朱雀大街唐都長安中軸線一文引述考古發現,介于宮城和皇城之間的較短的橫街,甚至寬達220米)


唐長安鳥瞰圖 | 朱雀大街
參考:A reconstruction of Tang Period CHANG'AN



參考:朱雀大街唐都长安中轴线(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09-01-26

評批瓜飯樓

早前提過,剛重讀了《紅樓夢》,讀的是馮其庸校批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

先介紹一下此書。《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三冊,百廿回,直排繁體版,蒙肯紙雙色印刷。馮氏除重新校訂正文(前八十回主要以庚辰、後四十回主要以程甲為底本),收入各種脂批外,更寫了大量的眉批、雙行小批、回末總評及書前的長篇導讀。正文墨色,批文朱色,並附譚鳳嬛插圖。

差不多4年前買後不久,我寫過,買此書,並非因為覺得它具有甚麼學術價值(讀了導讀,不過爾爾),而是因為它的確印刷精美,又是繁體版,可能可以吸引太座鼓起勇氣嘗試閱讀。此外,《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在整理不同版本正文和脂批有一定價值,但馮其庸自己的評批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雖說印刷精美,但這遼寧人民版其實只能算是“平民版”,因《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還有香港天地出版社的硬皮粉紙五冊禮盒精裝版(右圖),和華寶齋的上下函16冊宣紙線裝版。

此次重讀,一早決定只讀正文,不讀任何脂批和“馮批”。換言之,只讀墨色部分,朱色部分一概略過。不過,實際操作起來,發覺眼球有時很難不被雙行小批和眉批引走。

馮其庸乃資深紅學家,在考證方面貢獻良多,但我讀過他一定數量的紅學文章,始終不覺得他在理解分析方面有何過人之處。就連此書的導讀(買回家後不久已讀),我也覺得不過爾爾。

讀完全書,只能說,“馮批”減弱了我的整體閱讀樂趣。

我想,既要評點,就只能主觀。因此,“馮批”非常主觀,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馮批”的水平令人失望。在我眼中,大部分“馮批”,可有可無,只是泛泛之談。此外,馮其庸的個人喜惡,不單分明過簡,還不斷重覆,令人煩厭。例如,他對寶釵襲人等人的“虛偽造作機心”,反感得過分極端,而且處處批評,樂此不疲,辜負了曹雪芹創作小說人物的苦心。

我在anobii討論區中認為,“瓜飯樓的確是目前脂評與文本結合的最佳版本”,那是在通讀前寫的,現在需要收回。

2009-01-25

上海博物館購入《紅樓夢》甲戌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跟進版)

(2006-10-31原版) 自大陸傳媒廣泛報導上海博物館高價從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購入原胡適所藏《紅樓夢》甲戌本(即殘存十六回的《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石頭記》,以下簡稱《甲戌本》)後,至今幾近4年,但這宗「買賣」的來龍去脈及上博將如何處理這件文物,仍是個謎。

我只是個普通的《紅樓夢》讀者,對版本研究或珍本收藏等領域沒有專業知識,對文物的買賣更幾近一無所知。但常識告訴我,這宗「買賣」頗有疑點,似非如傳媒報導那麼簡單。以下是我就此事在網路搜尋線索的初步結果。

------------------------------

據《新京報》2005年7月20日報導:

近日,記者獲悉,流失海外的孤本《紅樓夢》甲戌本已由上海博物館從美國購回。昨日,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甲戌本《紅樓夢》確實已經在今年年內由該館購回,目前該書就存在上海博物館的圖書館內。

甲戌本《紅樓夢》一直被認為是《紅樓夢》幾種抄本中年代最早、也是最接近原本的一個版本。因此研究紅樓夢的學者一直都很注重甲戌本的價值。該書最早由胡適於1927年發現,並一直由胡適收藏,直到他去世時將書存放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從此該書一直流失在海外。

日前,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獲悉,這本珍貴的甲戌本《紅樓夢》已由上海博物館花重金從美國康乃爾大學購回。記者致電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相關人士表示,該書的確已經由該館購買回來,並收藏在博物館的圖書館內。記者詢問具體的購買經過,該人士以購買此書的負責人不在而拒絕回答如何購回該書等具體問題。他只是表示,甲戌本《紅樓夢》購回之後,將不會對外展出,也不借閱,只供圖書館研究之用。

雖然「購買此書的負責人」不在,但這位「相關人士」卻侃侃而談上博已從康乃爾大學購入《甲戌本》,只是不肯透露「如何購回該書等具體問題」而已。

在一篇相關報導中,傳媒還提到:「這也是上海博物館前年斥資450萬美元購買宋代《淳化閣帖》後又一次重大的海外文物回購行動。」《華商報》(2005年7月23日)還引述上博的「工作人員」暗示《甲戌本》的購入價高於《淳化閣帖》:

上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上級指示,這次回購的具體過程和價格均不能向外透露。對於“‘甲戌本’的回購價格是否高於宋代《淳化閣帖》”這個問題,她反問:“那你說呢?從文物價值上來說,作為國寶級的前者就遠遠高於後者呀。”

據悉,購回的《紅樓夢》甲戌本將不會被展出或借閱,而是僅供科研之用。這樣肯定無法收回巨額投資。該工作人員表示:“對‘甲戌本’的研究是國家級的重大任務,不能簡單以經濟效益來衡量。”

好一句「根據上級指示,這次回購的具體過程和價格均不能向外透露」!

馮磊在報導出現幾天後,曾撰文認為《甲戌本》不是上海博物館自己的財富,也是每個中國人的財富。「一味把持著國寶不放,以種種借口回避與公眾見面,恐怕也是對國寶和傳統文化的一種變相劫持吧」。

頗為奇怪的是,這宗買賣,至今只由大陸傳媒批露,大陸以外中文或外文傳媒均不見有跟進報導。而且,不論上海博物館或康乃爾大學,至今尚未正式表態。

------------------------------

上博的「不展出,不借閱,只供圖書館研究之用」的做法,在實踐上是如何進行的呢?而且,何謂「只供圖書館研究」呢?

我遍尋網路,至今只知在紅學家中,只有馮其庸曾被邀往上海博物館鑒定。他在2006年10月底《光明日報》發表的「讀滬上新發現脂殘本《紅樓夢》」中提到:

上世紀80年代,我曾提出“甲戌本”“玄”字不避諱的問題,那時主要是用的影印本,很明顯的“玄”字有一點,我到美國去開會看到了原本,與影印本一樣,都是不避諱的。前些時候,甲戌本已回到祖國,現藏上海博物館,上博請我去鑒定,當然這毫無疑問的是原件,但當我拿在手裡仔細看這個本子時,卻發現這個本子上不避諱的“玄”字的一點是後人加的,墨色和筆法都與原跡不一致,當時就請上博書畫鑒定部的專家鐘銀蘭先生來,鐘先生仔細鑒定後,也認為這“玄”字原抄是沒有一點的,現在的一點是後人加的。為了確認這一點,上博的陳館長又拿來高倍度的放大鏡,在高倍的放大鏡下,這一點後加的情況更為明顯了,所以原來我說的甲戌本“玄”字不避諱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是受影印本的影響,準確地說,甲戌本“玄”字是避諱的,是與己卯、庚辰等乾隆抄本的避諱是一致的。

(馮其庸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匯評》序中就此事有更詳盡描述)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校本》的校訂者鄧遂夫曾表示,他還沒有機會從上博處看到原本。即是說,他是完全依賴各影印本校訂的)

(與《甲戌本》淵源最深的周汝昌似乎尚未有機會跟它重聚。關於周汝昌1948年向胡適借閱《甲戌本》,抄寫副本,並在胡適倉惶離開北平前歸還的一段歷史,可參閱宋廣波的胡適與甲戌本〈石頭記〉

------------------------------

在一個大陸的討論區中,有人質疑:「這麼大的事情,上海博物館也不聲張,與收購《淳化閣帖》後大肆宣傳的做法大相徑庭,好像吃了啞巴虧似的」。

的而且確,與購入安思遠所藏《淳化閣帖》殘本相比,上博在購入《甲戌本》一事上顯得低調而神秘。一說,大陸一直有聲音,指上博購入的《淳化閣帖》並非珍本,上博在甲戌本一事上的儘量保持低調或許可以理解。

我對該《淳化閣帖》殘本是否珍品沒有發言權。我感興趣的,反而是購入《甲戌本》與《淳化閣帖》在本質上的分別。

該《淳化閣帖》殘本,是私人藏品,只要賣方願沽,而買方有足夠財力,即可成交。是否物有所值,那是後話,亦見仁見智。

但是,《甲戌本》屬胡適生前珍而重之的私人藏品。胡適死後,它和其他一些藏品,轉由康乃爾大學收藏(或曰寄藏,或曰存放,或曰捐贈,說法不一)。問題是,康乃爾大學有權將它出售嗎?退一步看,假設康乃爾大學有權出售,但它會為數百萬美元(更何況實際交易金額應只是數十萬美元之數)這樣做嗎?這確是疑點重重。

在另一大陸討論區中,有人就提出這樣的質疑:「既然是存放,甲戌本《紅樓夢》理當還是屬於胡適的財產繼承人的,並不是康乃爾大學的財產。怎麼變成了上海博物館要從康乃爾大學購回而不是從胡適的財產繼承人購回呢」?

一種較「言之成理」的猜想,是胡適後人保留了「存放」在康乃爾大學的《甲戌本》的擁有權。這次買賣,是上博與胡適後人的交易,而非上博與康乃爾大學的交易。

這個推斷,似乎得到一位“知情人士”證實。據陳林引述,一位旅美中國學者於2008年5月在其網誌留言,內容如下:

當年胡適的一批收藏的文書,包括甲戌本紅樓夢和林則徐手迹等等,的確是委托放在我們康奈爾大學的亞洲圖書館。但是這只不過是寄存,不是贈送。

後來胡適先生的公子生病,身體不好,便問康大是否可以將這批文書買下來。當時亞洲部的主任是來自德國的一位先生,對這些東西沒有太多的留意,而且圖書館也很難再(在)那麽短促的時間內拿出許多錢來,因為各個大學的財政體系都不一樣。但總體上這是一個失誤。

後來這批資料就被台灣方面以5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不是從康大買走了,而是從適之先生的公子那裏買走了。後來,上海方面才又從台灣方面買了回去。因此,這個買賣同康奈爾沒有什麽關系。

因為有個從北大來訪問的同學打算和我一道兒去參觀這個甲戌本,我便上網搜索我們的館藏,搜不到,一看到陳林先生的博客,才知道已經在上海了,但是以我對康奈爾的了解,80萬美元試圖買走胡適的東西,是完全不可能和不可思議的,所以今天特意攜我這位同學親往亞洲館拜訪咨詢了現任鄭館長,才知曉了其中是如此的一個片段。

(一般說法,賣方是胡適長媳)

其實,《甲戌本》在1927年由胡適購得而「面世」,多少有點來路不明的情況。況且,近年大陸紅學界出現了「程前脂後」的說法,直指甲戌本等脂評本是偽作。有興趣的讀者可由此延伸搜尋下去。

------------------------------

讀過一篇論甲戌本真僞的文章,作者最後建議,可運用高科技對甲戌本的紙質和抄寫年代進行測定。現書已回歸“公家”,進行測定的客觀條件已備,且看上博的態度了。

觀讀聽 25/1/09

看了整整一週澳洲網球公開賽,還有下一週,所謂的business end of the tournament。

重讀了《紅樓夢》,真該為自己能專心致志鼓鼓掌。

還讀了以下書籍:

- Joyce Carol Oates Rape
- Rupert Smith The Museum - 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British Museum
- 苏友贞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
- 橫山秀夫 看守者之眼

----------

蘇友貞 Leslie Su Cheng

讀的是文學,做的是電腦程式設計。然後離開企業界,成為全職媽媽與家庭主婦,為學習障礙的兒子爭特殊教育權益,中年後開始圓音樂夢,勤學大提琴、鋼琴及聲樂,現居聖路易市,閱讀寫作,社區服務,管政治閒事。曾以映鐘為筆名發表過小說,詩及散文。譯有《女哲學家和她的情人──漢娜鄂蘭和馬丁海德格》(台灣麥田出版社),《心智生命》(台灣立緒出版社)。短篇小說選集《知更鳥的葬禮》(台灣文史哲出版社)。散文集《禁錮在德黑蘭的羅麗塔》(台灣立緒出版社、北京三聯出版社)。近作見於中國大陸《萬象》雜誌,《讀書》雜誌,北美《世界日報》。文章曾被選入《21世纪年度文學評論選——2005文學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記憶張愛玲》(山東畫報出版社)。英文小說發表於 “Other Voices”, “River Styx” 等美國文學期刊。

● 北美世界周刊[心園]專欄:Blogspot 部落格世界部落格

● 《禁錮在德黑蘭的羅麗塔》 王德威序

2009-01-21

自討沒趣

咱們的祖國認真麻Q煩,才剛振振有詞地說要“築牢抵禦西方兩黨制、多黨制、兩院制和三權鼎立等各種錯誤思想干擾的防線”,幹嘛又去花人力物力直播(還提供即時翻譯)硬銷西方多黨制的美帝的新老大就任禮?

新老大就任,少不免會趁機詆毀有特色的社會主義一黨專制國

人家公然傷害咱們的感情,咱們不單沒有即場還罵,竟然“防線”即時崩潰,弄到要中斷直播,顧左右而言他。

自討沒趣!


(聞.見.思.錄:都是直播惹的禍

2009-01-20

重讀紅樓 大功告成!

共用了10天時間,平均每天12回。

近10多年來最專心讀書的一次。

掌聲鼓勵鼓勵!

2009-01-18

觀讀聽 18/1/09

這星期基本上只做了兩件事:重讀紅樓夢和收看電視上的網球,足球和cricket。紅樓夢至今已讀了92回,仍維持每天12回左右的進度,預計星期二大功告成。

下星期澳洲網球公開賽開鑼,又是做couch potato的時候了。是的,網球界現在是底線抽擊的天下,越來越不好看。不過,就像Arsenal越來越不好看一樣,未到絕望之日,還是忍不住繼續邊罵邊看。

週中,完成了紅樓夢後40回後,偷空讀了盧瑋鑾,熊志琴合著的文學與影像比讀

電影方面,看了Phyllida Lloyd的Mama Mia!,Leif Lindblom的Sunstorm/Solstorm,和Marc Forster的Stranger Than Fiction,都很不錯,尤以後者為甚,故事新鮮有趣,真的是stranger than fiction。

Mama Mia!和Stranger than Fiction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下面是瑞典片Solstorm的預告片和簡介:



In a small town in the northern most regions of Sweden, the aurora borealis stains the night sky with a green glow that seems to offset the long and endless black of night. Successful lawyer Rebecka Martinsson returns to her hometown to help her childhood friend, Sanna, who is wanted for questioning over the murder of her brother Viktor, a charismatic and charming evangelical pastor who was also Rebecka’s teen-love. At the edges of the Arctic Circle, Rebecka must face her past life as she undertak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mstances around her old friend’s death. (World Movies)

2009-01-16

讀書進度報告

反正半夜醒來無所事事,

反正腳患反覆心緒不寧,

不如報告紅樓夢閱讀進度。

1月11日開始至今,共讀了64回(81-120,1-24),平均每天近13回。

早年依靠120回通行本,近20年讀紅皆以庚辰本為主。

早年讀紅用功甚勤,近年反倒疏懶。

對上一次全讀,應是10年以前的事。

是故,今次重讀,後40回覺得頗為生疏,屬意料之內。

但連頭24回也有點生疏,則出乎意料。

想來是馮其庸校批的瓜飯樓版收入不少在我眼中比較“生面”的其他脂本正文和批語吧。

2009-01-14

匪話燒不盡

冉氏新闻评论周刊(91)

一:中国被指借网络扫黄清除異議网站。http://www.gznf.net/forum/thread-61352-1-1.html。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打黄其表,打非其里,重在消除不同的声音,这对于中国官方来说可谓轻车熟路。即便今日,看各种黄网,一点都不困难,但你要知道一点像样子的批评政府的声音,知道你生存的这块土地上的真相,就比较困难。官方欲藉对真相的掩盖,来压制民众维权声浪的高涨,从而为达到盘剥他人利益,垄断诸种利益为己所得服务。事实上,这一切不过是掩耳盗铃。在一个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还想通过整肃不同的声音,来达致虚假和谐的目的,就像要回到周厉王时代一样不可思议。

2009年1月12日9:10分于成都


2009年初的言论大地震

在一个言论不自由的国度里,这里曾创造了言论尺度的奇迹。它让许多胆小害怕、充满恐惧的中国人,从中感受到了言论自由的力量,因此我们纪念它。

在一个普遍缺乏信任的国度里,这里曾创造了信任与感动。大地震后几天募集了许多救灾款,帮助灾区做了许多实事,因此我们感谢它。

在一个平面媒体常被整肃扼杀的国度,这里曾公布了真相。它让有历史感的人想起四九年前的《大公报》、《观察》等向黑暗与专制发起持续冲锋的报刊,因此我们学习它。

在一个以愚弄民众为鹄的的国度,这里让我们看到了理性平和,让我们看到了犀利猛锐。它让观看者再不被任何所谓的统一思想所束缚,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脑袋,因此我们记住它。

在一个无法利用宪法自由结社的国度,这里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思想结社的平台,认识了不少有勇气、胆识才华兼具的朋友,这是我们深感庆幸的,因此我们热爱它。

在一个学校以一种答案以一种声音相尚,把愚民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国度,这里是一所难得的、思想没有围墙的大学,许多人在这里遇到自己的“同学”,因此我们感激它。

在一个单一物种如共产党员取胜的国度,这里有着它不容忽视的多样性。人们往往以右派大本营来看待牛博,但这里有关注黑窑奴的,有关注计生的,有关注气候的,有专发图片的,有谈经济,有写小说的,有谈情感问题的,有谈论时政的,不一而足。不特如此,而且每个人还不一定相同,甚至互掐。但这里提供了多元的信息与评论,他们都是热爱生活,对人之权利有切肤之痛的人,是我们人生中的酒肉兄弟。因此我们不妨以同袍的平台来看待它。

在一个常常悲观、急攻近利、动辄问你“有没有用”的国度里,这里诞生了韧性,诞生了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看见了人文意义上的水滴石穿。这里有长期不懈地关注黑窑奴的V,有执着捍卫生育人权的杨支柱,有持续关注气候问题的某君(抱歉,没记住名字),有北风持续不断的“网事一周”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光明是艰难而缓慢地向我们走来的,而不是你一觉醒来赓即自然获得。因此对于牛博网,我们用拥抱光明的方式拥抱它。

在一个发觉自己孤单,因想法与众不同而感到害怕,前路无望的国度,你在这里找到了同好,找到与你一起相信真实声音的同志,这里毋宁是一个充满友谊和真实的言论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你可以争吵、你可以发言、你可以默不作声、你可以悄然离席而又突然加入,一切皆拜你之自愿,我们可以在内心里悼念它。

在一个因暴力、独裁之专政,而使得人民互相猜忌、戾气兼奴性满身的国度,有连岳这样从容缓进,梁文道这样坚定而低调,崔卫平这样平和说理,韩寒这样明白而阳光,老莫这样通达而勇毅,四一这样有趣而重情,钱烈宪这样好玩地搞事之人……。你才知道,原来在这个到处充满冬天的国家,有人始终在营造着自己的春天,并向你告知春的来临。

在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国度,昨天的短信、电话、信件、问候、担心、愤怒、悲伤为牛博而诞生,为牛博而蔓延。我知道许多的关心飞向了剽悍的老罗,飞向了像我这样被迫离开牛博,未能跟它一起凋谢的作者心上。我知道这一切,我万分感动。我感谢德赛公园团队的善意,感谢你们让我转告老罗,你们和我们一样,是如此地热爱自由。即使再黑暗的夜晚里,都让我们觉得未来和自由永远在人们心里。

经济严寒广为波及中国的同时,堵塞言论的寒冬已然降临,因为检验中国言论自由标志的牛博已然沦陷。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半年以后,言论大地震发生了,因为中国最能发出真实言论的牛博网被有关当局查封。但我不准备说牛博网被封充满悲情,我也不准备就此说中国从今没有希望。法国生物化学家巴斯德说过,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想说,希望是给那些深知困难无比却不懈努力的人们准备的。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我们的凡身肉体都将与天地同腐朽,和万物一起化作尘埃,关键是你是否曾经灿烂地开放过。即便牛博将来不能再恢复,也将在中国言论自由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鲜花的存在是开放,人的存在是自由,让我们为此而不懈努力。

让我们像白居易一样坚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让我们像杜布切克一样牛逼:你可以掐掉鲜花,却无法消灭整个春天。

让我们像罗素一样从容:对苦难有着不可忍受的同情心。

让我们像《圣经》一样祈祷:出来如花,又被摘下。

让我们像阿垅一样愤怒:我们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凋谢。

2009年1月10日牛博被封次日7:56分于成都

----------
冉云飞:匪话连篇——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零八憲章(維基百科)

山寨版《紅樓夢》

林黛玉進賈府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寶黛釵初會榮慶堂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

2009-01-12

08日遊【山陰 山陽 東京無所事事】 島根優惠

憑外國護照可享受優惠的島根縣景點(官網):

松江城 ¥550 -50% ¥280
武家屋敷 ¥300 -50% ¥150
小泉八雲紀念館 ¥300 -50% ¥150
堀川遊覧船 ¥1,200 -33% ¥800
縣立美術館(規劃展) ¥1,000 -50% ¥500
足立美術館 ¥2,200 -50% ¥1,100
由志園 ¥600 -50% ¥300
松江貓頭鷹花園 ¥1,500 -30% ¥1,050
縣立古代出雲歷史博物館(限常設展) ¥600 -50% ¥300

「發」說:改運十則

發仔有執迷,也有大智慧。以下是他提供的改運十則,供大家分享:

1. 每天認識新朋友,無論對方是誰,握手、記下名字與聯絡。這是結緣。

2. 每天送禮物給別人禮物,不用昂貴,剪報、問候或微笑也可以。這是布施。

3. 每天最少讀書十五分鐘,不要只讀圖片為主的書,要讀文字書。這是精進。

4. 每天寫日記,記下最少一個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如沒有的話,毋須勉強)。這是忍辱。

5. 每餐只吃七、八成飽,或今天起發願從此茹素。這是持戒。

6. 每天靜下來十五分鐘,在工作地方、在交通工具、在家也可,什麼也不去想。這是禪定。

7. 除了是必要的責任外,對人際與生活上的事情不去計算、謀劃與批評,不要因為某人有名有錢便巴結他,不要以為捐錢可以積福,要隨緣而行。這是般若。

8. 擁抱不幸的人或觸摸兒童老人的手,無以名狀的溫暖會直透大家的心窩。這是關愛。

9. 抬起頭漫步走路。香港人不是低頭便是疾走,少有留意每天究竟走怎樣的路。要看路,也要看星。

10. 每天做運動,這是防腐,一笑。


(不知何故第9則沒用“這是XX”作結尾,一笑)

2009-01-11

觀讀聽 11/1/09

電影只看了Thierry Klifa的Le Héros de la Famille/Family Heroes

今年的讀書計劃,很簡單,不論在質和量都要遠超去年。

過去一星期的頭六天都在讀大眾經濟學著作,完成了Levitt & Dubner的Freakonomics,重讀了Paul Krugman的Pop Internationalism和David Friedman的Hidden Order的部分章節。

從今天開始,重讀紅樓夢。讀的是瓜飯樓版,先讀後40回,期望10日左右完成全書。

2009-01-10

Spiritual 跟 Brokeback Mountain 的關係

因發仔離去想到撫慰心靈想到Haden & Metheny的Spiritual,再想到半年前寫的一篇全文如下:

----------
心靈需要撫慰的時候,不妨聽聽Spiritual:



Spiritual來自Charlie HadenPat Metheny合作的Beyond the Missouri Sky (Short Stories)

原曲作者是Charlie Haden之子Josh,收在以他為首的Spain的The Blue Moods of Spain

上面的"MTV",乃某網友將Brokeback Mountain片段配上Spiritual而成,雖有雙重侵權之嫌,大抵也有撫慰心靈甚至悼念亡靈之意吧。
----------

將Brokeback Mountain配上Spiritual,我當時認為有撫慰心靈甚至悼亡(Heath Ledger)之意。其實未必。原來Brokeback Mountain作者Annie Proulx在寫作期間確曾受該曲啟發:

It was a hard story to write. Sometimes it took weeks to get the right phrase or descriptor for particular characters. ... The most difficult scene was the paragraph where, on the mountain, Ennis holds Jack and rocks back and forth, humming, the moment mixed with childhood loss and his refusal to admit he was holding a man. This paragraph took forever to get right and I played Charlie Haden and Pat Metheny's "Spiritual" from their album Beyond the Missouri Sky (Short Stories) uncountable times trying to get the words. I was trying to write the inchoate feelings of Jack and Ennis, the sad impossibility of their liaison, which for me was expressed in that music. To this day I cannot hear that track without Jack and Ennis appearing before me. The scraps that feed a story come from many cupboards.

特此更正。

(Brokeback Mountain我只看過電影,沒讀過原著)

Gigantic lizard in front of my house



Or, is it a croc?

2009-01-08

再見 發仔

發仔去了。

- 趙來發先生與世長辭(記協執委會)
- 趙 來 發 今早 (2009.1.8) 完成了(周兆祥的綠色世界)
- 老友阿發我們天上會(healingatclubo 手療師網誌)


- 趙來發生活筆記(發仔的網誌)

- Please call us radicals(發仔講他的《學苑》史。我也是《學苑》人,低發仔、昌少和大樂幾屆。俱往矣,少年子弟江湖老。)
- 如果情色版事件在港大發生(發仔另一篇談到《學苑》的文章)
- 青春的神秘院落 (一) (二) (三-完)(發仔自言,這小說“是從我大學時代的日記改寫過來,所以不少情節與人物是真實的,有點「私小說」的味道”)

- 趙來發在 Club O 講了些甚麼……

- 趙來發(維基百科)

- 趙來發 想要逃 偏偏注定要落腳(文匯報 2008.1.9)

2009-01-07

最爛廣東歌

互聯網真神奇,甚麼都能找得到。

我素來不喜廣東歌,但若說到最爛廣東歌,心中總會想起“後生時”聽過的那一首:

上海灘有個馬永貞,佢拳頭如斗...大似老虎蟹...打到個個仆街...呢次馬永貞向阿陳真談判,呢呢呢呢,未講就打...動手動腳,大顯神威,馬永貞大戰精武門。

歌詞大部分已忘掉,但肯定是鄭錦昌的歌,而歌名幾乎肯定是馬永貞大戰精武門。

網上找找,竟然找到!

多年後重聽,仍然覺得是大爛歌一首,但經過歲月沖洗,馬永貞大戰精武門可說爛得極具娛樂性,忍不住一聽再聽。

2009-01-06

Forever Young

I have recently been bombarded by Forever Young, a song which New Zealand has been using for promoting tourism.

This Forever Young is not the one written by Bob Dylan and popularised by Joan Baez. It is a younger one (mid-80s), by a German group Alphaville. Listen to this wonderful version by Australia's Youth Group:



Wikipedia:
- Forever Young (Alphaville song)
- Forever Young (Bob Dylan song)

Video:
- Promoting New Zealand
- Joan Baez sings "Dylan" Forever Young

Cantonese version of "Alphaville" Forever Young:
- 夏韶聲 永不放棄

2009-01-05

御嶽驛驛嶽御

橫寫直寫 向右向左 左翻右翻 沒完沒了中,我舉香港銅鑼灣和興行為例,說明中文忽而直寫,忽而橫寫,忽而從右向左,忽而從左向右的混亂局面。

從照片可見,「和興行」三字在店面的當眼地方出現四次,兩次橫排右起,一次橫排左起,一次直排!



下面一張,攝於東京近郊奧多摩區的御岳車站。兩塊刻上「御嶽驛」三字的匾額並排而列,但文字排向相反!

2009-01-04

觀讀聽 4/1/09

觀:
● Woody Allen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 Jan Hrebejk Kráska v nesnázích/Beauty in Trouble
● Alexandra Leclère Le Prix à Payer/The Price to Pay

讀:
● 渡邊淳一 愛的流放地
● 渡邊淳一 紫陽花日記
● 楊牧 柏克萊精神
● 周佳榮 歷史絮語
● Gary Larson The Far Side Gallery
● Michael Pollan In Defence of Food
- Science Friday interview with Michael Pollan on this book

Eat food. Not too much. Mostly plants




(Michael Pollan - In Defense of Food, from Cooking up a Story)

2009-01-02

同名同姓 之 天賜聖人

兩年多前,寫過一篇關於世上有沒有人跟我同名同姓的文章。

結果是,用Google,Yahoo!和百度搜尋,只找到另外一位曾錫堯,而且可能也是廣東人。

這結果可說在我意料之中,因為我認為:「曾」,多得很,「錫」和「堯」都非生僻字,但「錫堯」是個比較生僻的組合,似乎並無特別意義。我問過父母,得到的答案是隨便改的。

哈,今天偶然看到一則『百度知道』的提問,問的是:

要给刚出生的儿子取个好名字,五行缺金和土!姓曾

竟然有人回答,而建議的名字竟是:

○曾 鋆
鋆:成色好的黄金

○曾锡尧
锡:赐予
尧:上古圣君,后世泛指圣人。繁体字的尧有三个土
参考资料:尧——堯

----------
此外,也發現尼羅的小說《知君本無邪》中有一角色名叫曾錫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