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大學這盤生意

一不小心,看到中大網頁上載的,教職員XXX的cv。咦,口吻咁似做生意?

Seen as a key selling point in the marketing exercise of various teaching programmes that he is involved, he has taught a wide-range of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 
Resourceful and well connected, he has successful funding records of both Research Grant Council application and fund raising from global foundation and private corporations.

2016-06-27

與其幻想扭轉局面 不如把脫歐做好

坊間湧現不少“英國公投脫歐,但非必然執行”的分析。以我“維園阿伯”式觀察,這些論調不是沒有道理,但多是留歐派一箱情願的投射,完全建基於公投後,為數甚多的投脫歐國民已改變立場,且國民原諒執政保守黨推動公投主張留歐,但在不利結果下無視民意拒絕執行。這兩點到目前為止並無實據支持。

以下是我的看法:

(立場申報:我是堅定的留歐派)
(蘇格蘭議會否決公投結果一項,我認識太淺,暫不論)

因為這次英國公投結果的合法性無可爭議,即使公投並無法律制約力只是“民意授權”不可凌駕議會民主制:
(1)推動公投的執政保守黨,不管誰是總理,不可能無視“民意授權”,只能“順應民意”啟動脫歐程序;
(2)不管有多少國民推動,英國不可能短期內舉行第二次公投,因這將使往後任何公投結果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前路似乎只有一條,就是脫歐。

誠然,留歐也不是100%不可能。可能性在於會不會出現另一個合法合理,但結論是留歐的民意授權。

假如,英國啟動脫歐程序,但仍未脫歐前,英國舉行大選,在野黨(或黨聯盟)以清晰的留歐政策作為競選最重要口號,並以明顯的大多數擊敗執政保守黨上場,這樣,就可以提出,留歐民意授權,已取代之前公投的脫歐民意授權,收回脫歐申請。這當然也要假定歐盟贊成中止脫歐程序。

不是100%不可能,但可能性太低,假定的條件要全部實現才有留歐的結果。

所以,我說,公投結果已有,與其幻想扭轉局面,不如把脫歐做好,令脫歐的震盪/傷害減到最少吧。

2016-06-25

年輕人,有票要投!

英國公投,一人一票(年紀太輕的未來主人翁無資格決定自己的未來),簡單多數勝出,少數服從多數。

這種安排,合理與否,自然公說公有理。

不過,既然事前知道遊戲規則,事後罵街也無裨益。

- BBC: EU referendum: The result in maps and charts
- Guardian: EU voting map lays bare depth of division across Britain | The areas and demographics where the Brexit vote was won

關於投票統計分析,只想拿一項來討論。


原來以年齡劃分,意向非常清晰毫不含糊:越老越希望脫歐。18-24歲那群,僅27%選擇脫歐。相反,65歲以上老人,60%要脫。

但另一方面,年輕人投票率偏低,老人踴躍。事後孔明,年輕人若有高投票率,結果或許改寫。

所以,與其指責老不死的斷送年輕人的未來,不如自省:有票就要投,投了就可能不一樣,有票不投自吃苦果。

英國如是。

香港也如是。

歐,脫了!

專家說
英國脫歐
歐盟崩前
大不列顛先崩
蘇格蘭脫英入歐
北愛爾蘭脫英入愛
直布羅陀脫英歸西
可憐倫敦
位處英格蘭
戀歐堅持不脫
可前後左右脫光光
強行敦倫

2016-06-22

抱歉並更正 (附已刪掉的網誌文:天才少年何藩)

抱歉並更正

何藩的出生年,維基百科/Wikipedia一直寫成1937年,使我誤會他的經典作品,例如陰影和日暮途遠,是他17、8歲時的作品,其實不然。

隨著何藩去世,維基百科已把出生日期改為1931年10月8日。(其他很多網上資料仍沿用1937年8月8日出生的說法)

----------------------------------

2016-06-22 08:58
天才少年何藩

- 攝影札記:香港一代攝影宗師何藩因病離世,終年 84 歲 | 看 The Art of Photography 賞析香港攝影大師何藩作品 |

你知道嗎,今天我們津津樂道的何藩Hong Kong Yesterday(昔日香港)系列黑白照,多是他十多二十歲時的作品!

- Fan Ho Photography: Hong Kong Yesterday

例如,他的傳世之作Approaching Shadow(陰影),攝於1954年,時年17!


- 曾堯角落:Approaching Shadow 何藩黑房捉影

而何藩自認最滿意的作品As Evening Hurries By(日暮途遠),亦不過是一年後,18歲的他在堅尼地城海旁拍的。

冬至紅霞

南半球昨天冬至(Winter Solstice),日光全年最短暫。從下午四點多駕車,只見漫天紅霞,嘆為觀止,卻又只能乾著急。

17:12,把車停在途中加油站,跑出車外,拿手機亂按。可惜為時已晚,高潮已過,拍攝位置亦不佳。嘆嘆!!




----------------------------------------

駕車回家前,在New Farm Park轉了一圈:


還未到四點,已有黃昏之像


旁邊的Brisbane Powerhouse,正展出Jess Cochrane的FearLess



老同學越洋接濟 贈書三本

陳冠中: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
蕭若元:香港大撕裂(上/下冊)

2016-06-20

(日韓16) 小記 + 旅照

這趟日韓遊,稱得上是廉航之旅。早前因為澳洲廉航Jetstar的黃金海岸-東京來回機票票價實在太吸引,不買不行,訂了三星期的來回票(5月18-6月9)。那時,還沒有概念去那裡玩,怎樣玩。

後來探討加入韓國,發現日本廉航Peach的路線和票價也不錯,於是一個日韓三角行程成型:到達東京後,不停留即飛首爾,再飛沖繩,最後飛返東京。三個地點,約各一星期。

這次是我第二次到韓國,也是去首爾(不計那回日本環島遊輪遊,停過濟州半天),駕輕就熟,優哉悠哉。本來也想過去周邊景點看新鮮的,結果全否決了(不覺得太吸引)。

初訪沖繩,屬自駕遊。雖說是梅雨季,出發前天氣預報也不樂觀,結果喜出望外。陽光下的沖繩(特別是清澈見底的沙灘),美極了!不過,那霸本身真是路過就好,不值得花太多時間探索。

回到東京,首次住Skytree那邊,既熱鬧,也鄰近東京的墨田葛飾等下町區。適逢菖蒲季當然沒有錯過。最後幾天轉往橫濱。為了紫陽花,再去一趟鎌倉江之島。也拿著東急線一天劵到自由之丘,三軒茶屋,二子玉川逛街。


(點擊照片進入相簿)

首爾


首爾 舊地重遊


沖繩 那霸


沖繩 中部


沖繩 北部東部南部


東京


橫濱鎌倉江之島


------------------------------

紫陽花


菖蒲

(日韓16) 旅照 - flash slideshow 東京橫濱鎌倉江之島

東京


橫濱鎌倉江之島


紫陽花


菖蒲

(日韓16) 旅照 - flash slideshow 沖繩

沖繩 那霸


沖繩 中部


沖繩 北部東部南部

(日韓16) 旅照 - flash slideshow 首爾

首爾


首爾 舊地重遊

(臉書文) 兩篇關於銅鑼灣書店事件/林榮基





有種香港人未死清!

(2016-8-6 補加) 林榮基1.5萬字親述書店事件: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

2016-06-14

(臉書文) 鄉巴佬日本租車

飄香之城6 中港臭史

諶旭彬:中國近代全城禁止隨地大小便,始於八國聯軍

1900年夏,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然後,他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座巨大的露天廁所之中。 
戲曲名家齊如山,在這座巨大的露天廁所中生活了多年。據他所見,清末之時,「北平城內,……各大街之甬路,都是高與人齊,矮者也有三四尺高,兩旁的便道也很寬,但除小商棚攤之外,其餘都是大小便的地方,滿街都是屎尿。一下雨則都是水窪。」名妓賽金花,在接受劉半農的口述訪談時,也說:「北京的街道,那時太腌臢了,滿街屎尿無人管。洋人最是嫌膩這個,便下了個命令,叫住戶各自打掃門前的一段,倘有一點污穢,查出來是先打後罰,他們這種辦法,固然太厲害些,可是北京的街道卻賴以潔淨了許多。後來西太后迴鑾抵京,看見街上比從前又整齊,又乾淨,很是喜歡,很誇讚洋人們能幹。」 
慈禧有沒有「誇讚洋人們能幹」,不得而知。但八國聯軍對北京城這座露天大廁所深惡痛絕,卻是實情。聯軍入京時,一名叫做「仲芳」(這是此人的字,其姓、名不可考)的讀書人,居住於宣武城南椿樹二巷之「叢桂山房」,留下了一部日記,載有頗多聯軍強迫北京市民改變隨地大小便陋習的情形。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初九日記:「德國在通衢出示安民,內有章程四條,其略曰:一德界內糧食,禁止出界外販賣;一各巷街道令各戶修墊平坦,打掃乾淨;一無論鋪戶住戶,每日門前於七點鐘各懸燈一盞,至十一點鐘止;一各街巷俱不准出大小恭,違者重辦。」


方潤日記:香港公廁臭史

香港公廁的開始,其實只被當成糞便收集站。 
香港第一個公廁(不計茅廁,那是沒人清理的)始於1867年,是用馬桶的。由於政府不想花錢去清理(而又發覺有人想收買糞便),於是1869年開始拍賣公廁經營權。初期的公廁有政府和私人設立,顧客都是草根階層的華人男性為主。 
值得留意的是,由1842年開埠,竟然頭25年也沒有公廁。如果衛生是成立公廁的主要理由,其實1843年已經有瘟疫,在西營盤站對上的West Point軍營還有人死了。1854年有官員提出華人隨地大小便有礙衛生(當時殖民者眼中甚至認為華人天生就是帶菌者),應設公廁。但無下文。 
1856年又有瘟疫死了約八百人。結果通過了一條Building and Nuisance Ordinance(建築物及妨擾條例),要求建築物內要設廁所、而且政府亦「可以」提供公廁。這條例把衛生責任推到地主身上,但也沒有禁止私人公廁設立(只是因為人口太少沒人做)。可是英國當地建設廁所的成本也比建後園貴三分一,成本增加 令華人罷市抗議,結果也難以執行。 
1862-1863又有瘟疫。1865年瘟疫又波及軍營,結果英國施壓。結果興建了第一批四個公廁,分別於灣仔堅尼地道、堅尼地城和西營盤等地。由政府付費清理,每月七十至八十元。


------------------------------

更多臭史:曾堯角落 飄香之城 (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