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飄香之城6 中港臭史

諶旭彬:中國近代全城禁止隨地大小便,始於八國聯軍

1900年夏,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然後,他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座巨大的露天廁所之中。 
戲曲名家齊如山,在這座巨大的露天廁所中生活了多年。據他所見,清末之時,「北平城內,……各大街之甬路,都是高與人齊,矮者也有三四尺高,兩旁的便道也很寬,但除小商棚攤之外,其餘都是大小便的地方,滿街都是屎尿。一下雨則都是水窪。」名妓賽金花,在接受劉半農的口述訪談時,也說:「北京的街道,那時太腌臢了,滿街屎尿無人管。洋人最是嫌膩這個,便下了個命令,叫住戶各自打掃門前的一段,倘有一點污穢,查出來是先打後罰,他們這種辦法,固然太厲害些,可是北京的街道卻賴以潔淨了許多。後來西太后迴鑾抵京,看見街上比從前又整齊,又乾淨,很是喜歡,很誇讚洋人們能幹。」 
慈禧有沒有「誇讚洋人們能幹」,不得而知。但八國聯軍對北京城這座露天大廁所深惡痛絕,卻是實情。聯軍入京時,一名叫做「仲芳」(這是此人的字,其姓、名不可考)的讀書人,居住於宣武城南椿樹二巷之「叢桂山房」,留下了一部日記,載有頗多聯軍強迫北京市民改變隨地大小便陋習的情形。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初九日記:「德國在通衢出示安民,內有章程四條,其略曰:一德界內糧食,禁止出界外販賣;一各巷街道令各戶修墊平坦,打掃乾淨;一無論鋪戶住戶,每日門前於七點鐘各懸燈一盞,至十一點鐘止;一各街巷俱不准出大小恭,違者重辦。」


方潤日記:香港公廁臭史

香港公廁的開始,其實只被當成糞便收集站。 
香港第一個公廁(不計茅廁,那是沒人清理的)始於1867年,是用馬桶的。由於政府不想花錢去清理(而又發覺有人想收買糞便),於是1869年開始拍賣公廁經營權。初期的公廁有政府和私人設立,顧客都是草根階層的華人男性為主。 
值得留意的是,由1842年開埠,竟然頭25年也沒有公廁。如果衛生是成立公廁的主要理由,其實1843年已經有瘟疫,在西營盤站對上的West Point軍營還有人死了。1854年有官員提出華人隨地大小便有礙衛生(當時殖民者眼中甚至認為華人天生就是帶菌者),應設公廁。但無下文。 
1856年又有瘟疫死了約八百人。結果通過了一條Building and Nuisance Ordinance(建築物及妨擾條例),要求建築物內要設廁所、而且政府亦「可以」提供公廁。這條例把衛生責任推到地主身上,但也沒有禁止私人公廁設立(只是因為人口太少沒人做)。可是英國當地建設廁所的成本也比建後園貴三分一,成本增加 令華人罷市抗議,結果也難以執行。 
1862-1863又有瘟疫。1865年瘟疫又波及軍營,結果英國施壓。結果興建了第一批四個公廁,分別於灣仔堅尼地道、堅尼地城和西營盤等地。由政府付費清理,每月七十至八十元。


------------------------------

更多臭史:曾堯角落 飄香之城 (整理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