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30

翻譯再雜談(1):《道德經》

對翻譯這門大學問不懂也不怎麼感興趣,但自寫了《挪威的森林》譯文拉雜談後,心癢癢的,不如多寫兩篇。

發仔說他當年在通往加德滿都的公路旁,小餐廳門前的二手書架上,看見書頁已翻摺,且沾有茄汁漬的《道德經》英譯本,於是「在風塵僕僕中,嘗試從英文版《道德經》去探索東方哲理的堂奧」。

今時今日,他對《道德經》的領會,當然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但對於初讀者(或未讀者),他認為「有人說,英譯《道德經》較諸中文原版易讀」。有位留言者也贊同此說。

何解英譯《道德經》較諸中文原版易讀?

1. 因為原文難懂。《道德經》不單以古文寫成,而且作者是簡約主義極端分子,用詞簡得不能再簡。劈頭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對完全初讀者,根本不可解。

2. 英譯不單是譯,也是釋。要將「道可道,非常道」譯成英文,除了要譯外,還要釋。不釋,就無法譯。第一個「道」字,怎麽譯?第二個「道」字,跟第一個是同義嗎?第三個「道」字又如何?全句何解?

隨意在網上找英譯,見有這樣的譯文:

The Way that can be experienced is not true;
The world that can be constructed is not true.

不管這譯文對不對好不好,但顯而易見,英譯文比原文「易讀」。

同理,白話文《道德經》也必定比原文「易讀」,因為除了是以「今」文寫成外,還多了一個「釋」的過程。一例:

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它就不是永恆的“道”;可以用言詞說出來的“名”,不是永恆的“名”。

或許,對我這類「未讀者」而言,最佳的途徑,是一部原文和白話注釋對照本。發仔有好介紹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