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自以為是的“草根紅學家”在臉書草草寫了兩段評論,語氣比較輕佻。下面這個網誌版略經修改:
- 林沛理此文給我的感覺是小題大做,甚至無中生有。所謂“北京紅學界”那有本事宗教迫害劉心武剷除異己?這些年來,劉心武經常上百家講壇,秦學書一本一本地出,紅透半邊天,即將又高姿態地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有些紅學家對續書不以為然並不出奇,更多的應該只是感到酸溜溜吧。寫篇文章攻擊一下,頂多是文人相輕,怎能拔高到宗教迫害!林沛理能舉個實例嗎?
- 這篇文章的致命傷,主要還是林沛理知少少扮代表教訓別人。一方面認為莎學要多元開放,一方面又認為索隱和考證紅學是幫倒忙!那紅學究竟要不要多元開放?劉心武出續書是多元開放,還是他這個新索隱派旗手在幫倒忙?他應該讀讀余英時那篇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余英時也認為索隱和取而代之的考證紅學走到盡頭,返回文本分析才是出路。但他不會狂妄地認為研究紅樓夢只能從文本分析著手,也不會否定索隱和考證紅學的歷史和典範地位。甚麽北京紅學權威,要剷除異己,奪回紅樓夢的詮釋權,不知從何說起。(紅學確曾經歷過宗教式迫害剷除異己的階段,那就是老毛治下的“革命紅學”年代,所有異己都被視作反革命!)
--------------------
網友發言,覺得索隱和考證紅學似乎沒有做出甚麽成績,可以惠及眾生。我又借題發揮:
- 問得好,我也常有這疑惑。或者讓我從一個過去式的紅學愛好者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學術研究往往沒有“惠及眾生”的作用。從這角度看,不論索隱,考證,以至文本分析都有這個問題。莎學我不了解,紅學,特別是考證紅學,初期頗有成就(確立曹雪芹為作者,高鶚為續書者,整理各種不同手抄本及批語等等),之後就只是枝枝葉葉,甚至迷失方向淪為死硬自傳論。更不幸地,紅學中間一大段時間在大陸成為打擊知識分子的工具。
- 開放以後,我還以為經過一段“撥亂反正”的繁榮期後,大陸紅學發展會走向紮實低調和小眾方向。但事實並不如此。如今有個我不能解釋的現象,就是民眾對紅樓夢作為娛樂商品非常受落,紅樓夢電視劇一拍再拍,而且都是收視極高的節目,街頭巷尾人人評論。紅學講座,紅學書籍大受歡迎,其中尤以猜謎的更成功(所有有人會把今日紅學概括為新索隱派)。但讀紅樓夢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少得可憐。有人歸咎那是版本太複雜紅學爭論太多令人無所適從。我覺得可能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主要原因(否則怎會有那麽多人收看百家講壇)。至於甚麽才是讀紅低落的真正原因,我不懂,要問問大家了。
一矢中的!
回覆刪除倒想林老師舉個實例,有那一位紅學家以宗教迫害式言論,企圖剷除異己劉心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