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香港舊史非常無知,最近朋友送我《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小書(高添強著,東華三院出版),當時連書名都看不懂,幸好英文書名(此書中英對照)The Race Course Fire Memorial中的fire一字,提供了線索。原來當年快活谷馬場曾發生死傷那麼嚴重的火災!
黃泥涌原是一條經鵝頸出海,經常混有黃泥的小涌,殖民地政府自19世紀中在黃泥涌谷發展賽馬活動。那快活谷之名又從何來?原來跟賽馬無關。書中說那是因為政府當年在此建了首座公共墳場,埋葬眾多染疾去世的英軍和外籍居民,「由於當時英國本土人士往往把墳場委婉地稱為Happy Valley,黃泥涌谷亦因此得名快活谷」。
長話短說。隨著賽馬大受歡迎,馬場以招標形式興建大量以竹枝木板茅草為材料的馬棚看台。到1918年大火發生時,共有19座兩至三層高的馬棚,階級分明,部分構造簡陋,棚內賭風甚盛。
99年前的2月26日,乃一年一度賽事的打吡大賽日,因眾多市民擠上上層看台觀看,多個互相牽連的馬棚倒塌。由於下層多為熟食檔,倒塌及逃生引起的恐慌,致火苗點燃馬棚,一發不可收拾,近700人死亡,為香港至今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