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7

馬世芳 華語流行音樂史十講

馬世芳:歌是時代的鏡子──華語流行音樂史十講 (誠品講堂

6/22 歸去來兮:民歌時代的國族意識與現實主義路線
6/29 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縱論羅大佑(上)
7/06 煙花與火焰的種子:縱論羅大佑(下)
7/13 請勿槍殺歌手:戒嚴時代禁歌大觀
7/20 語言的花朵:回顧「詩與歌」,以及詩人與歌手
7/27 愛的代價:解讀李宗盛
8/03 阮聽見台灣的心卜卜跳:「台語搖滾」與「新母語歌謠」族譜
8/10 我的歌像一把刀子:崔健與中國搖滾創世紀
8/17 樂與怒,香港製造
8/24 把我自己掏出來:台灣獨立搖滾溯源

(未來七講,請留意地下鄉愁藍調網誌)

我覺得,馬世芳眼中的華語流行音樂史(一)非常台灣(二)不太流行。這當然反映馬的位置和口味。所謂“非常台灣”,從講題可以看到,十之八都是關於台灣音樂流派或音樂人。至於所謂“不太流行”,是因為馬不打算講真正超級流行,席捲華人區域的流行音樂(例如:民歌前的台式國語時代曲,凡有華人就有鄧麗君的歌的年代,港式Canto-pop稱雄一時)。

話雖如此,我絕非在批評馬的華語流行音樂史不夠全面。應該說,他要講的,其實不能用“華語流行音樂”一詞來概括。那,有更好的形容詞嗎?未必。“新音樂”,可能更空泛。“把自己掏出來”式華語音樂又不夠精簡。

我必會追讀馬世芳講授的音樂史,更希望將來捧讀由講稿整理補充而成的專書。

延伸閱讀:
- 五四三音樂站
- 張震嶽+李宗盛+周華健+羅大佑+林夕縱貫華語流行曲30年(明周,2104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