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8

東方之珠的迷信

黃雅麗(這雙手雖然小)的文章向來寫得不錯,最近一篇讀林燕妮自傳後借題發揮尤其好。

- 這雙手雖然小:林燕妮之一 | 之二

不過,香港年輕一代對上一代的人和社會似乎有點迷信,凡是關於那一代的神話(不管是贊譽的還是批判的)都全盤接收。黃雅麗也不例外,看她對曹仁超的奶訪耿耿於懷至今就清楚不過。

黃雅麗說:
林燕妮生於1948, 蕭芳芳1947,亦舒1946。她們十多歲出道(芳芳是童星,出道時更小),廿多歲就嶄露頭角,卅來歲已名成利就。
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陸剛剛改革開放,香港正正如日中天。
彼時維港仍水深港闊、山頂的天空萬里無雲/塵、英人治理下香港得享中西之利。我們當年真如東方之珠啊。
唯有那片得天得厚的、咸淡水交界的環境,才孕育得出這些靈秀的女子:林燕妮、蕭芳芳、倪亦舒。
怪不得為林燕妮寫序的余家強說,林燕妮的寂寞是香港的寂寞,一段美好年代的終結。

甚麼“如日中天”,“當年真如東方之珠”,“一段美好年代的終結”,比比皆是。

舉出幾位上一代的“靈秀的女子”,來說明整整下一代(人和社會)的窩囊,很不公平,難道下一代就沒有類似的“靈秀的女子”嗎?作者自己也不失禮啊。

我年紀比那幾位靈秀女子小一點,毫無成就可言,但總算跟她們同代。我們這一代人,真有那麼出色嗎?

頗出色(不宜妄自菲薄啊),但也不見得特別出色。

從他們的言談和文章看,氣勢倒是十足!

當年一眾星級人物的氣勢,從何而來?那年頭,個個還不是照舊崇洋媚外?

他們的氣勢,簡單地說,不過就是進過學府,浸過鹹水,對著香港再上一代和同輩沒有這種經歷的(即在土包鄉親父老左鄰右里面前),自覺高人一等,見識非凡。他們之中,走出香港以外還算有點成就的,有幾人?

製造這種氣勢(或稱氣焰更為正確)的條件,倒真的已成過去。而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

我在第四代香港人,不過是第二代的子女?中說過,很多時候,當我們談香港第二代(戰後嬰兒世代)時,我們往往將其中中產的一群作為代表分析。其實,那群人不過是整個世代的一小部分。更誇張的是,不少人竟將那中產一群當中的成功人士(少數中的少數)當作是香港第二代典型!

我們都記得,香港的“第一代”,在動蕩中長大,大多沒有受過正式的連續的學校教育,他們生存的社會人浮於事,有工作的時候亦不過僅足養活一家而已。

那戰後出生的第二代呢?大多數也只是受過基本教育(小學至初中),急不及待出來當工人(香港當年是輕工業生產王國)或文員(這已經是較為體面的工作!)。較晚一點出生的,可能讀完中五甚至預科,當文職零售(那時工業北移,想當工人也難)或初級管理人員。這才是香港第二代的典型寫照啊!你以為香江處處都是號外同人和他們還放在眼內的高尚士麼?!

還有,香港今天的確老氣橫秋給人比下去令人沮喪。但吃苦無望啞忍的,豈止年輕一輩?很多很多上一代人也因此“臨老唔過得世”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