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說,「沒有一篇[張愛玲作品]我能認真讀得下來的」,「現在張愛玲儼然快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代表了,我覺得有點悲哀」。吳康民深有同感。
吳還說,「[《小團圓》]在香港炒熱而暢銷倒也罷了,內地版也被炒成暢銷書。由於種種原因,內地讀者的欣賞能力頗有問題,也許是無所選擇。內地大城市的暢銷書榜,往往令人搖頭嘆息。」
認為《小團圓》在香港和內地炒熱而暢銷,讀者的欣賞能力頗有問題。言下之意,吳康民自己不會受熱炒左右,而且欣賞能力沒有問題。
但是,吳不就在文中承認,「因為張愛玲熱,我也被迫去看看她的文字,最早看的便是她的《色.戒》 ... 至於《小團圓》更是莫名其妙 ...」
一位作家被“炒熱”,讀者覺得不去弄來看看不行,於是“被迫”去買該作者的書。其結果,作家越炒越熱,穩坐暢銷書榜...
吳康民不就是這種“頗有問題”的億萬讀者的其中一員? :-)
她的文字,我沒看過,更沒有買過。
回覆刪除但她的書是真得賣得很好,也很穩坐在暢銷榜上。
某些讀書,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那一些的文字,是吸引自己的。
而市場也真得存在一些,完全不知為何,看到大家都買,而買書的人。
就站在一個書店店員的角度來看這,書何其充斥,而肯買書、看書的人,又有多少 ? (少得可憐!!)
若,因為這樣的熱,而吸引了一些人肯踏進書店佇足,我都覺得是好事,呵~
對啊
回覆刪除即使受奸人唆擺
誤入歧途
買了不好看的書
也不算做了甚麼壞事蠢事吧
讀書,總是好事雅事
讀讀不喜歡
就當長了見識,得了經驗。
其實每個人都有好奇心
都會因外頭熱炒“被迫”跟風
無須擺出一副清高相的
那個作家是代表,人說人殊,不合你的心意的,也不用「悲哀」。
回覆刪除潮流是一時一樣。
人人說韓愈是古文的大宗師,我喜歡晚明小品,看見韓愈的東西就討厭,那又怎樣?不會影響他的地位,也不用批評我的欣賞水平。
我有個英國朋友頂厭惡Jane Austen的小說。
有些人是發統一夢壞了腦。
喜不喜歡張愛玲(或任何其他作家)的作品
回覆刪除人言人殊
無須取得共識
多元社會嘛
像我,只瘋狂喜歡“早期”張愛玲
像吳康民,不只不喜歡張愛玲作品
也不齒張愛玲其人
每次寫她,總不忘屢屢提及她跟漢奸熱戀
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是
普羅大眾容易在熱潮壓力下“被迫”跟風
其實,高級知識分子不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