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7

鬱金香出土

據聯合報報導,張愛玲散佚小說《鬱金香》出土

小說故事主要圍繞一個大家庭中的女傭金香和富家少爺寶初、寶餘之間的情感糾葛,並貫穿著家族中正房、側室的明爭暗鬥,充滿張愛玲式的「蒼涼」。金香這個名字令人聯想到《秧歌》中在大都市幫傭的月香。參與這篇小說鑒定的上海學者陳子善表示寶初雖然著墨不多,卻有著張愛玲一九五一年離開上海前發表的《十八春》(張愛玲後來改寫為《半生緣》)中主人公沈世鈞的雛形;而《鬱金香》悲劇性的結尾,同樣令人聯想到《十八春》。

《鬱金香》連載於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之前張愛玲才完成電影《不了情》劇本並改寫為小說《不了情》,接著在四月發表短篇小說〈華麗緣〉。當時張愛玲人在上海,如果是冒名之作,張愛玲豈會不抗議。但《小日報》的影響力小,銷量小,這也是大家對這篇作品沒有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較讓人不解的是,《鬱金香》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三日復刊的文藝周刊第一期《海光》上連載重刊,拿《鬱金香》到《海光》重刊的不是別人,即《小日報》的編者黃轉陶。遺憾的是《鬱金香》十一月十日第二期續刊,還未及刊完,《海光》便再度停刊。但《海光》上的作者不乏名人,豐子愷便曾在《海光》發表作品,仍未引起注意,只能說是陰錯陽差,所幸在五十八年後,這篇小說在張愛玲逝世十周年的月份,重見天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