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因蔣韻行走的年代,下單買了四套書:
- 蔣韻 行走的年代
- 格非 春盡江南
- 妹尾河童 少年H(上/下)
- 法隆寺 + 桂離宮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已讀過兩次,買春盡江南純為留個紀念。
中文小說,本來就讀得不多,讀了也都不大喜歡,成惡循環。幸好近期遇上江南三部曲,一讀再讀。想想,上一次非常滿意的中文小說閱讀經驗,是那一部?翻查網誌,應該是蔣韻的隱祕盛開。
可惜,老人癡呆,故事徹底忘掉。唯有重讀--仍然感動得老淚縱橫!
- 蔣韻 隱祕盛開 (新浪讀書全本連載)
這個故事,其實,與死亡有關。
也可以說,與愛情有關。
所以,它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開始,比如,2004年早春的巴黎;比如,1969年嚴寒的呂梁山區,故事中的人物朝我們走來時,你無一例外地都可以從她們身上發現某些共同的東西,那就是,讓人疼痛至死卻不能放棄的愛意。
- 關於蔣韻作品的母題:
游牧之城:凍梨裡有甜的太陽--關於《行走的年代》
跟[行走的年代]一起買回來的,還有短篇小說集《妹妹上花樓》,lulu讀了之後說,明明還有其他的選擇,爲什麽主人公們都執意要走上最難走的那條路。
每個作家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反覆表達的母題,理性的言語可以給出諸多的分析,卻無法解釋每個作家熱愛它們的原因。“母題”源於一個創作者審美觀最核心的部份,永遠在精神的深處規則或者不規則地律動,就像心臟。
仔細想想,《隱秘盛開》、《櫟樹的囚徒》,包括這《行走的年代》,似乎也都存在著lulu提出的那個問題。我想,這或許就是蔣韻老師的母題吧:有些人的身上,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東西,或許,那是堅貞的狂熱,是屬於聖徒的品質,他們註定是要赴湯蹈火和獻身的。為愛,為信仰,或者,為罪業。
不知跟電影版(降旗康男執導)將於2013年上畫有否關係,遠流最近推出妹尾河童的自傳小說少年H的新譯本。勉強算是妹尾河童迷的我,這次見是新譯且有隨書贈品忍不住下單買來看個究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